铜鼓营
即今江西铜鼓县。《清一统志·南昌府二》: 铜鼓营 “在义宁州西南一百五十里。明万历四年建,设守备驻此。有城,周一里有奇。本朝雍正二年,移瑞州府同知,南瑞镇后营游击及千把总驻此”。清宣统元年 (1909) 改置铜鼓厅。
即今江西铜鼓县。《清一统志·南昌府二》: 铜鼓营 “在义宁州西南一百五十里。明万历四年建,设守备驻此。有城,周一里有奇。本朝雍正二年,移瑞州府同知,南瑞镇后营游击及千把总驻此”。清宣统元年 (1909) 改置铜鼓厅。
①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治。蒙古语“和林”意为“二十”,“格尔”意即“房屋”。②即今辽宁朝阳县东南九十里二十家子镇。清光绪重订道光《承德府志》卷7朝阳县之东南境: “二十家子在五十家子东二十里。”③即今
又名虎墩。在今江苏大丰县南小海镇。宋范仲淹倡筑捍海堰起此。
北宋于故万寿县置,属江津县。即今四川永川市南朱沱镇。
即今湖北黄梅县东南龙感湖。《方舆纪要》卷76黄梅县: 源感湖在 “县东南三十里。上源诸水皆流注于此”。
即今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清一统志·思恩府》:岜马镇“在土田州北岜马山下。明嘉靖七年王守仁抚定田州土目卢苏等,因分州地置十八巡司,以卢苏为岜马甲司”。古镇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明嘉靖七
明洪武三年 (1370) 置,属湖广都司。在今湖北枝城市东南枝城镇。后废。
三国吴宝鼎二年(267)置,属安成郡。治所在今江西永新县西北三十五里沙市。隋开皇中废入泰和县。唐武德五年(622)复置,属南平州。八年(625)又废。显庆四年(659)复置,属吉州。治所即今永新县。元
即今河北武安市东南淑村镇。清乾隆 《武安县志》 卷2里社有淑村。
①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设,属蒙古土谢图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中央省额尔德讷桑特。②又称东路中右旗。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设,属蒙古车臣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东方省塔木察格布拉格。③清雍正
即今浙江杭州市西灵隐寺。《清一统志·杭州府二》:灵隐寺,“康熙二十八年圣祖南巡,敕赐‘云林寺”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