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长寿县

长寿县

①南朝梁改苌寿县置,属竟陵郡。治所即今湖北钟祥市。北周为石城郡治。隋大业初为竟陵郡治。唐为郢州治。元为安陆府治。元末废。明洪武三年(1370)复置, 九年(1376)废。嘉靖十年(1513)复置,改名钟祥县。

②北周大象元年(579)置,属龙泉郡。治所在今山西隰县北三十里。隋开皇初改为隰川县。

③唐武德二年(619)置,属西德州。治所在今山西石楼县东五里故县村。贞观元年(627)废。

④元末明玉珍置,属涪州。治所即今四川长寿县。明曹学佺《名胜志》:“《乐温志》曰:乐温山下有乐温滩,在县南四十里。……地气常温,禾稼早熟,故名。《志》以此山人多耆耇者, 亦名长寿山。国初因之置长寿县矣。”明洪武六年(1373)改属重庆府。民国初属四川东川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

⑤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置,属宾州厅。治所在烧锅甸子(今黑龙江省延寿县)。民国魏声龢《吉林地志》:“因县治东有大小长寿二小河。设治时遂以名县。”1914年改名同宾县。


(1)古县名。(1)长,《宋书·州郡志》、《南齐书·州郡志》作苌。南朝宋泰始六年(470年)置,治今湖北省钟祥市。属竟陵郡。隋为竟陵郡治。唐、两宋为郢州治。元为安陆府治。明洪武九年(1376年)省入安陆州。(2)北周大象元年(579年)置,治今山西省隰县北。属龙泉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隰川县。(3)唐武德二年(619年)析石楼县置,治今山西省石楼县东。属西德州。贞观元年(627年)废入石楼县。 (2)古旧县名。(1)元置,治今重庆市长寿区凤城镇,属重庆路。明、清属重庆府。原属四川省,1959年划归重庆市。2001年撤销,改设重庆市长寿区。(2)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置,治今黑龙江省延寿县。属宾州厅。宣统元年(1909年)改属西北路道。1914年因与四川省长寿县重名,改名同宾县。


猜你喜欢

  • 宁鲁堡

    在今山西左云县北三十里宁鲁村。《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宁鲁堡“嘉靖二十一年筑,万历初增修。周二里有奇。……后设市场于北,亦冲要处也”。

  • 吉安县

    ①西魏改吉阳县置,属魏兴郡。治所在今陕西平利县西北九十里老县街东。北周天和四年(569)移治今安康市。隋大业初改名金川县。②隋置,属儋耳郡。治所在今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西昌城镇东北。唐初废入昌化县。贞

  • 青衣水

    在今四川南溪县南。《寰宇记》 卷79南溪县: 青衣水 “在县南一里四步。从僰道城东流,至县界多稜口,至泸州绵水县。地名龙腾”。《舆地纪胜》卷163叙州: 青衣江 “在南溪县南十五里。《旧经》云: 古有

  • 临汝镇

    五代周显德三年 (956) 改临汝县为镇,属梁县。即今河南汝州市西北六十里临汝镇。在河南省汝州市西北部。面积124.6平方千米。人口8万。镇人民政府驻临汝镇,人口9600。唐为临汝县治,五代周显德三年

  • 南禅寺

    ①在今山西五台县城西南四十四里李家庄西侧。寺的创建年代不详。大殿平梁下保存有墨书题记,足证重建于唐建中三年 (782)。会昌五年(845),武宗敕令 “灭法”,我国佛寺大都被毁,因南禅寺地处偏僻,幸免

  • 盟猪泽

    即孟诸泽。在今河南商丘市东北、虞城县西北。《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 (前632),楚子玉称“梦河神谓己曰: ‘余, 余赐女孟诸之麋’”。 宋元人注: “孟诸,宋薮泽。”

  • 人和寨

    在今河南光山县东南。清同治三年(1864)赖文光率领捻军大败僧格林沁部,杀清将巴扬阿等于此。在今河南省光山县东南。清同治三年(1864年)赖文光率捻军大败僧格林沁部,杀清将巴扬阿等于此。

  • 东武山

    亦作武东山,又名南山。在今四川射洪县西北四十七里武东乡境。《舆地纪胜》卷154潼川府:东武山“在射洪县东十里。唐置道观于此,遗址犹存。唐《陈伯玉集》后云:陈方庆本颖川人。好道墨子五行,秘书白虎九变,隐

  • 土喇河

    又作土拉河、土兀剌河。即今蒙古国境内图拉河。明洪武五年(1372)李文忠败元太师哈剌章于此。古水名。又作土赖河、土拉河、图拉河。即今蒙古国境内土拉河。明洪武五年(1372年)李文忠进败元太师哈喇章、永

  • 沙平镇

    即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唐置陁和镇。宋置中镇砦。明置中镇巡检司,后移于今峨眉山市南之大为镇。清设经历。民国初设县佐。1950年迁峨边县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