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长干巷

长干巷

古建康城巷名。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南中华门外。《文选》卷5左思《吴都赋》:“长干延属。”刘渊林注:“建业南五里,有山岗,其间平地,吏民杂居,东长干中有大长干、小长干, 皆相连。大长干在越城东,小长干在越城西,地有长短,故号大小相干。”江东称山陇间为“”, 故名。《晋书·桓玄传》:元兴中,有童谣:“长干巷,巷长干,今年杀郎君,后年斩诸桓。”既而桓玄即死。


六朝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城南里巷。城南五里淮水(今秦淮河)两岸有山冈,其间平地,吏民杂居,江东人谓山陇之间为“”,故名。《文选》左思《吴都赋》:“长干延属,飞薨舛互。”有大、小、东长干之分。大长干巷在今南京市南中华门外;小长干巷在今南京市南凤凰台,巷西通长江;东长干巷在大长干巷之东。


猜你喜欢

  • 雍山

    在今陕西凤翔县西北三十里。《水经·渭水注》: “雍水出雍山。” 秦置雍县,因水为名。

  • 乌梁海十佐领

    清康熙间置,属唐努乌梁海。在今俄罗斯哈卡斯自治州和克麦罗沃州南部地区。同治三年(1864)中俄签订《塔城界约》 (即《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被俄国割占。

  • 鄂尔果珠勒卡伦

    清乾隆年间置,在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东。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4: 沙喇雅斯水 “又北流,经鄂尔果珠勒山东,山有水来汇,山之西置卡伦 (鄂尔果珠勒卡伦,东南距沙喇雅斯卡伦六十里)”。

  • 硝河

    ①在今河南清丰县东南十八里。《方舆纪要》卷16清丰县: 硝河 “水流无源,盈涸不时,两岸产硝,因名”②在今四川中江县西南。《清一统志· 潼川府一》: 硝河 “在中江县西南。源出县西北,其水出硝”。

  • 五站

    一名佛思亨站。即今黑龙江省木兰县东北五站乡。道出通河县。清光绪《吉林全省地舆图》:黑龙江省木兰县东有佛思亨。民国《呼兰府志》卷1:木兰县东“佛斯亨站,俗称五站,一名兴隆镇。在县东十八里。乾隆二十七年吉

  • 句绎

    春秋时邾邑。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峄山南。《春秋》:哀公二年(前493),“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句绎”。即此。古邑名。春秋邾邑。在今山东省邹城市东南。《春秋》哀公二年(前493年):“叔孙州仇、仲

  • 蒲阳

    战国魏邑,在今山西隰县。《史记· 魏世家》: 魏景湣王五年 (前238),“秦拔我垣、蒲阳、衍”。《正义》: “在蒲水之北,故曰蒲阳。”古邑名。又作蒲子。战国魏邑,因在蒲水之阳,故名。在今山西省隰县西

  • 常水

    即今安徽绩溪县西北之大源河。宋淳熙 《新安志》 卷5绩溪县: 常水 “出黄蘖山,南流五十里合扬之水入歙县界。溉田一顷三十亩”。《方舆纪要》 卷28绩溪县 “扬之水” 条下: “常水在县西北。源出歙县界

  • 药 (藥) 山

    在今湖南津市市南。《舆地纪胜》 卷70澧州: 药山 “在澧阳县南八十里。昔多芍药,故名”。明 《寰宇通志》 卷57常德府: 药山 “唐僧惟俨道场。刺史李翱曾访之”。

  • 保俶塔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北岸宝石山上。高45米。北宋开宝中吴越宰相吴延爽建。咸平中,僧永保募资重建。明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卷8: 永保 “行人呼师叔,遂称保叔塔”。后叔讹作俶。原名应天塔,又称宝石塔。在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