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闽江

闽江

一名建江。福建省最大的河流。长度及流域面积约占全省面积之半。北源建溪出仙霞岭,中源富屯溪和南源沙溪均出武夷山脉。在今南平市附近汇合后始称闽江,东南流到福州淮安附近分南北二支,至马江罗星塔复合,折向东北流入东海。因横穿福建省境,福建简称 “”,故名闽江。《资治通鉴》: 五代汉乾祐三年 (950),南唐剑州帅查文徽 “遣剑州刺史陈诲将水军下闽江……会大雨,水涨,诲一夕行七百里至城下,败福州兵,执其将马先进等”,指此。


福建省最大河流。横跨福建全省。北源建溪出仙霞岭,中源富屯溪和南源沙溪均出武夷山,在南平市附近汇合后称闽江。东南流到福州市附近分南、北两支,至罗星塔复合,折向东北流入东海。长541千米,流域面积6.09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 1850米3/秒。 上游水流湍急,森林茂密;中游也称剑溪,多暗礁险滩,两岸峭壁挺拔;下游江面开阔,沙洲、边滩发育。支流有尤溪、古田溪、大樟溪等。干、支流多直交成方格状水系,水量丰富,为重要水运通道。建有古田溪、沙溪口和水口等水电站。因横穿福建省境,福建简称“”,故名闽江。据《资治通鉴》,南朝陈天嘉五年(564年),陈宝应“据建安、晋安二郡,水陆为栅,以拒章昭达,会大雨,(闽)江涨,昭达放筏冲宝应水栅,尽坏之”。即此。


猜你喜欢

  • 七里港

    亦曰七里沟。在今江苏扬州市东北十里。《新唐书·地理志》江都县:“宝历二年,漕渠浅,输不及期,盐铁使王播自七里港引渠东注官河,以便漕运。”即此。

  • 寿春

    战国楚邑。即今安徽寿县。战国末楚考烈王自陈迁都于此。《史记·楚世家》:孝烈王二十二年(前241),“楚东徙都寿春,命曰郢”。古邑名。战国楚邑。在今安徽省寿县西南。《史记·楚世家》: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

  • 四霜

    一名四礵。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南四礵列岛。包括东礵、南礵、西礵、北礵与小礵等岩岛,其中以北礵为最大。清《海国闻见录》上卷《天下沿海形势录》的“四霜”即此。即今福建省霞浦县东南四礵列岛。见清《海国闻见录》图

  • 驿安站

    元置,属辽阳路。即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北库伦。《析津志辑佚·大都东西馆马步站》:“驿安东北百五十里洪州。”

  • 麦匝簇长官司

    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属松潘卫。治所在今四川黑水县北麦扎乡。《明史·四川土司传》:宣德二年(1426),千户钱宏“又领军突入麦匝诸族,逼取牛马,致番人忿怒”。即此。后废。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

  • 河阳州

    元至元十六年 (1279) 置,为澂江路治。治所在今云南澄江县西三里旧街子。二十六年(1289) 降为县。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置,治今云南省澄江县,属澂江路。二十六年降为河阳县。

  • 文城县

    ①北齐改角城县置,为淮阳郡治。治所在今江苏淮阴市西南古淮水与泗水交会处。北周改为临清县。②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属耿州。治所在今山西吉县西北四十五里古贤村。后属汾州。大业初属文城郡。唐武德元年(6

  • 悬度州

    唐龙朔元年 (661) 置,属修鲜都督府。治所在布路犍城 (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地区)。8世纪中废。

  • 户村堡

    即今河北邯郸县西户村乡。《清一统志·广平府》“河沙堡”条下载:“户村堡在县西二十五里,俱有土城。”

  • 天赐城

    南宋景定三年(1262)建于天赐山,在今四川巫山县西北龙溪镇天赐村。《清一统志·夔州府二》:天赐城“在巫山县西北废大昌县西六十里。宋将廉康所筑,景定中,守将徐宗武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