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阳山镇

阳山镇

隋大业二年(603)改大渡戍置,属嶲州。在今四川汉源县东南大渡河南岸。唐武德元年(618)改置阳山县。


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西部、直湖港和新渎桥港两岸。面积9平方千米。人口 8000。镇人民政府驻阳山,人口 2700。镇因山名。1965年析杨市、陆区二公社建阳山农林畜牧场,1969年改名为阳山农场。1983年置阳山乡,1993年改置镇。产稻、小麦、油菜籽、水蜜桃等。有机械、纺织、电子、化工等厂。新长铁路、锡陆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帽儿山

    ①在今吉林延吉市西南。西与马鞍山相接。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9: 帽儿山在 “ (珲春)城西北二百五里,高五十六丈”。②即今吉林临江市。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 置临江县于此。民国徐曦 《东三

  • 唐奉镇

    即今河北深州市北唐奉乡。清 《畿辅舆地全图》 深州: 唐奉镇在 “州西北二十五里”。在河北省深州市西北部。面积85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唐奉,人口2350。传说唐代曾有凤落于此,故名唐凤,后

  • 临贺郡

    三国吴黄武五年 (226) 置,属荆州。治所在临贺县 (今广西贺县东南贺街镇)。《水经·温水注》: “贺水又西南流至临贺郡东,右注临水。郡对二水之交,故郡县取名焉。” 辖境相当今广西贺县、钟山、富川三

  • 布祜图山

    一作布虎图山。即白鹿山。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南大阳山。《清一统志·承德府一》:布祜图山“在建昌县属喀喇沁左翼(今南公营子)东三十里。即古白狼山,汉名白鹿山”。

  • 打鼻山

    即鼎鼻山。在今四川彭山县南。《宋书·臧质传》:东晋义熙十年(414),朱龄石伐蜀,蜀主谯纵,“遣大将谯抚之屯牛脾,又遣谯小苟重兵塞打鼻”。即此。古山名。在今四川省彭山县南岷江西岸。东晋义熙九年(413

  • 丰镇厅

    清乾隆十五年十二月(1751年1月)由丰川卫及镇宁所合并设置,属大同府。治所在衙门口(今内蒙古丰镇市)。光绪十年(1884)升为直隶厅,属山西省。1912年改为丰镇县。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于丰川

  • 吉林将军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改宁古塔将军置,治所在吉林城(今吉林省吉林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萝北县西南至哈尔滨市以东,吉林松原市南至四平市以东,辽宁西丰、桓仁县以北,鸭绿江、图们江以西以北地区,俄罗斯

  • 龙渠集

    一名龙曲集。即今河南太康县北四十八里龙曲乡。明嘉靖《太康县志》卷1《集店》:“龙渠集,北五十里。”

  • 六山

    即医巫闾山。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西与义县间之医巫闾山。《方舆纪要》卷37广宁卫:医巫闾山“其山掩抱六重,亦谓之六山”。即“医巫闾山”。

  • 栗林镇

    北宋置,属盘石县。在今四川资阳市东南七十里东峰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