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娘坝
亦作安良坝。在今四川康定县西一百三十里瓦泽乡东北安良坝。清道光徐瀛《西征日记》:“发阿娘坝,行五十里至东俄洛。”
亦作安良坝。在今四川康定县西一百三十里瓦泽乡东北安良坝。清道光徐瀛《西征日记》:“发阿娘坝,行五十里至东俄洛。”
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左传》:庄公二十年(前674),“王及郑伯入于邬”,即此。在今河南省偃师市西南。《续汉书·郡国志》:缑氏“有邬聚”。即此。
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塔米昂一带。元汪大渊 《岛夷志略》: 淡洋 “港口通官场有百余里,洋其外海也。内有大溪之水,源二千余里,奔流冲合于海。其海面一流之水清淡,舶人经过,往往乏水,则必由此汲之,故名
①南朝梁置,治汴城(即下蔡县,在今安徽凤台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凤台县地。北魏后废。②北周建德五年(576)改梁州置,治所在浚仪县(今河南开封市)。以城临汴水故名。隋大业三年(607)废。义宁元年(61
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北。清乾隆六十年(1795)石柳邓领导苗族人民起义后,即以此为根据地,四出打击清军。
清雍正三年 (1725) 置,属辉特部。驻牧地当在今青海共和县东。《清史稿·地理志》 青海辉特部: “牧地当巴彦诺尔之南。”
在今安徽砀山县西。《方舆纪要》卷29砀山县:坚城集“在县西大河北岸,西接虞城县界,旧为大河冲要”。
即今四川盐亭县东之弥江。《元和志》卷33永泰县: “盐亭溪水经县北,去县十九里。”《寰宇记》 卷82盐亭县: “盐亭水,源出阆州西水县,西南流入当县盐井亭,故名盐亭水。去合梓潼江。”
隋置,属驩州。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河静西南。大业初属日南郡。唐武德五年 (622) 属智州。贞观十三年 (639) 后废入越裳县。古县名。隋置,治今越南河静省河静西南。属日南郡。唐初属智州,贞观中废。
即今山西高平县东南米山镇。《清一统志·泽州府》:米山镇“在高平县东十里。有堡。当泽、潞之冲,居民稠密,商贾辏集”。(1)在山西省高平市中部。面积64.6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米山,人口
亦作青涧河。在今陕西省北部。源出安塞县北界,东流经子长、清涧二县,又折而东南流经延川县东入黄河。《寰宇记》 卷38绥州废城平县有 “清涧川水”。《清一统志 · 绥德州》: 秀延水,“ 《县志》,清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