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陆川县

陆川县

南朝梁、陈间置,属合浦郡。治所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南六靖镇。以陆水为名。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属辩州,寻属禺州。贞元中改名罗辩县。后复名陆川县,唐末改属容州。北宋淳化五年(994)迁治今陆川县。明洪武四年(1371)改属郁林州。民国初属广西苍梧道。1928年属广西省。


(1)古县名。南朝梁、陈间以良国县改名,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东南陆靖。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陆川县,属南宕州。后改名罗辩县。(2)今县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南与广东省相邻。属玉林市。面积 1551 平方公里。人口88.6万。辖12镇、4乡。县人民政府驻陆城镇。因境内陆水(今南流江)得名。南朝齐置陆川郡。梁、陈间改陆川县,故治在今县北。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温水县,治今址,先后属禺州、顺州。北宋开宝七年(974年)温水县并入陆川县,淳化五年(994年)陆川县治由西北移至今治,属容州。明属郁林州。清隶郁林直隶州。1913年属郁江道,1914年属苍梧道。1949年属郁林专区,1951年属容县专区,1958年属玉林专区。1971年属玉林地区,1997年属玉林市。地处桂东南丘陵区九洲江谷地。东西两侧为低山,中部为河谷地带。有九洲江、米马河、榕江、清湖河、低阳河、沙湖河等流经境内。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薯类、玉米、甘蔗、花生为主。矿产有铅、锌、滑石、铁、陶瓷土、石灰石、石英等。工业有水泥、制糖、农药、麻纺、化肥、罐头等及铅锌矿。“陆川猪”为全国八大良种猪之一。黎湛铁路经此,公路通北流、玉林、博白及广东省等地。名胜有谢鲁山庄、陆川温泉、龙岩风光。


猜你喜欢

  • 剑南长官司

    明宣德三年 (1428) 置,属忠路安抚司。治所在今湖北利川市西北八十二里建南镇。清雍正十三年 (1735) 废。明宣德三年(1428年)置,治今湖北省利川市西北,属施州卫。辖境相当今湖北省利川市西部

  • 白茅堤

    元代黄河北岸的险工。在今山东曹县西白茅集一带。据《元史·顺帝纪》 载:至正三年(1343)五月,“河决白茅口”。四年(1344)五月,“大霖雨,黄河溢,平地水二丈,决白茅堤、金堤”。至正十一年(135

  • 羊肠山

    ①在今山西古交市东南。《元和志》卷13交城县:“羊肠山在县东南五十三里,石磴萦委若羊肠,后魏于此玄仓,今岭上有故石墟,俗云太武帝避暑之所。”《方舆纪要》卷40交城县:羊肠山“亦谓之万根谷山”。②在今江

  • 长乐水

    在今江西德兴市南。《清一统志·饶州府一》:长乐水“在德兴县南四十里。源出大茅山。西流合上饶桐川水,又西流为长乐水,又西至乐平县明口,会大溪为乐安江”。又称南花溪。为武江在湖南省境内最大支流。在湖南省东

  • 崇武驿

    在今山东聊城市城东门外运河西岸。《方舆纪要》 卷34谓 “为往来孔道,置水马驿于此”。

  • 鹑觚县

    本西汉鹑孤县,东汉改为鹑觚县,属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灵台县东北。《太平御览》 卷164引 《周地图记》 曰: “秦使蒙恬北筑长城,又于北原筑城,以觚奠酒而祭,有鹑飞止觚上,因以名县。”西魏大统中移治今

  • 钟 (鐘) 楼

    ①在今北京市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鼓楼北。旧址为元代万宁寺中心阁。明永乐十八年(1420) 建,后毁于火。清乾隆十年 (1745) 重建。高约33米,全部改为砖石结构。楼内悬永乐年间铸的大铜钟一口。②在今

  • 大军岭

    又名大将岭。在今江西宜春市西北。《寰宇通志》卷39袁州府:大军岭“在府城西北九十里。旧传隋炀帝时为战场,故名。山下有水浆湖”。

  • 三隆墟

    即今广西灵山县西南钦江北岸三隆镇。清设千总驻防。

  • 云中府

    北宋宣和四年(1122)置,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寻入于金,乃废。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拟改辽大同府预置,治今山西大同市。为云中府路治所。为宋、金联合攻辽盟约中预定归还宋人之地。宣和六年(11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