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墅河
在今江苏武进县东。《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武进县:陈墅河在“府东二十五里。南枕运河,北接三山港”。
在今江苏武进县东。《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武进县:陈墅河在“府东二十五里。南枕运河,北接三山港”。
一作赤滩圃。在今湖北襄樊市东南汉江上。《续资治通鉴》:南宋咸淳五年(1269)三月,“京湖都统制张世杰将兵拒蒙古围樊之军,战于赤滩浦,败绩”。即此。在今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东南汉水上。《续资治通鉴》:南
①西魏废帝元年(552)改石城县置,为安乐郡治。治所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南六十里。《寰宇记》卷6玉城县:“因荆山之石有玉而美故名。”北周天和元年(566)废。隋义宁元年(617)复置,属虢郡。治所在今河南
在今蒙古国西南鄂尔浑河上游杭爱山东麓支脉。《魏书·蠕蠕传》: 北魏太平真君四年 (443),世祖远征蠕蠕,“车驾至鹿浑谷,与贼将遇,吴提遁走,追至頞根河,击破之”。《北史》 谓 “鹿浑海之谷”。在今蒙
在今江西广丰县东。《方舆纪要》 卷85广信府永丰县: 排山在 “县东十五里。高数百仞,周十余里。群峰巑岏,如列戟然”。
在今山西阳城县西北。清同治《阳城县志》卷4:寿圣寺“在县西北四十里。后唐僧宗慜建。天成二年舍利放光,宋初改为泗州院。毁于真宗时。天禧间僧法澄等重建,治平四年赐额寿圣”。
在今蒙古国西南。《新唐书·回纥传》:回纥“与薛延陀共攻突厥北边,颉利遣欲谷设领骑十万讨之,菩萨身将五千骑破之马鬣山,追至天山,大俘其部人,声震北方”。天山即今蒙古国之杭爱山。
在今山西广灵县南直峪村南。《清一统志·大同府》: 直峪口 “在广灵县南十五里直峪山下。两岸壁立,一径幽杳,路达灵邱县。旧有兵戍守”。
①西周封国。妘姓。在今河南鄢陵县西北十八里古城村。春秋初为郑武公所灭。《春秋》: 隐公元年(前722),“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即此。后改为鄢陵。②在今湖北宜城市东南十五里楚皇城遗址。《左传》: 昭
在今安徽寿县西南淮河南岸。《陈书·宣帝纪》:南朝陈太建五年(573)十月,“丁未,齐兵万人至颍口,樊毅击走之。辛亥,齐遣兵援苍陵,又破之”。即此。
亦名漂沙、子合。汉西域国名。都城在呼犍谷(今新疆叶城县西南)。神爵二年(前60)后属西域都护府。西域城国。汉时王治呼犍谷(今新疆叶城县南阿克河河谷一带)。属西域都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