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州府
清雍正七年 (1729) 升雅州置,属四川省。治所在雅安县 (今四川雅安市)。辖境相当今四川色达、丹巴、卢山、名山、汉源以西,得荣、九龙以北,西藏江达、贡觉以东地区。光绪三十年(1904) 升打箭炉厅为直隶厅,辖境缩小,仅有今四川雅尔地区 (汉源、石棉两县的大渡河以南除外) 及泸定县部分地区。1913年废。
清雍正七年(1729年)升雅州置,治雅安县(今四川雅安市)。属四川省。辖境相当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安市和西藏自治区宁静山以东地。1913年废。
清雍正七年 (1729) 升雅州置,属四川省。治所在雅安县 (今四川雅安市)。辖境相当今四川色达、丹巴、卢山、名山、汉源以西,得荣、九龙以北,西藏江达、贡觉以东地区。光绪三十年(1904) 升打箭炉厅为直隶厅,辖境缩小,仅有今四川雅尔地区 (汉源、石棉两县的大渡河以南除外) 及泸定县部分地区。1913年废。
清雍正七年(1729年)升雅州置,治雅安县(今四川雅安市)。属四川省。辖境相当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安市和西藏自治区宁静山以东地。1913年废。
在今江苏大丰县西。清《乾隆内府舆图》:盐城县东北有斗龙港。
一称绰尔罗斯南右翼头旗。俗称尔什克贝勒旗。清雍正三年 (1725) 设,属绰尔罗斯部。在今青海共和县东北、青海湖东南群科加拉、察汗城、日月山中间地带。
①战国秦建于郫江上。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文庙前街一带。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成都“城南曰江桥,南渡流曰万里桥”。《十六国春秋·蜀录》 载:惠帝之世,蜀童谣曰:“江桥头,阙下市,成都北门十八子。”盖
即今江西靖安县北华坊。清同治《南昌府志》卷6靖安市镇:华坊街“在县北三十里”。
又称解。春秋周地,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48洛阳县: “解城在故洛阳城西南。《战国策》 苏代谓向寿,公与楚解口地,封小令尹以杜阳,解口即两解城也。”
一名鹭屿、鹭岛、夏门、厦门。即今福建厦门岛。北宋初年的 《寰宇记》 中已提到该地区有四所岛屿。嘉禾屿之名始见于南宋后期的 《舆地纪胜》,地属泉州同安县,有居民千余家。《方舆纪要》 卷99泉州府同安县
明弘治初置,在今陕西神木县西南三十里。清康熙《延绥镇志》卷1:大柏油堡“其地产柏多油,故名”。《清一统志·榆林府二》:大柏油堡“城在山上,周二里有奇,边垣长二十七里。本朝初设守备,乾隆二十九年裁,设有
元置,即今江苏吴江市东南、江南运河东岸之八圻。元置,即今江苏省吴江市南、江南运河东岸八坼。古为平江路(治今苏州市)和嘉兴路(治今浙江省嘉兴市)间交通要驿。
在今陕西略阳县治东。《宋史·宁宗纪》:南宋开禧三年(1207),“监四川总领所兴州合江仓杨巨源等共诛吴曦”,即此。
即今盘龙寺。在云南晋宁县东四十八里盘龙山腰。元至正七年(1347)建,以山名寺。元宣光三年(1372)《大盘龙庵大觉禅师宝云塔铭》保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