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零陵县

零陵县

①秦置,属长沙郡。治所在今广西全州县西南。西汉为零陵郡治。东汉属零陵郡。南朝宋属零陵国。南齐复属零陵郡。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废。

②南齐改迁陵县置,属武陵郡。治所即今湖南保靖县。梁复名迁陵县。

③隋开皇中置,属崇州。治所在今湖南慈利县东。开皇十八年 (598) 改名慈利县。

④隋开皇九年 (589) 改泉陵县置,为永州治。治所即今湖南永州市。大业初为零陵郡治。唐复为永州治。天宝元年 (742) 为零陵郡治,乾元元年(758) 复为永州治。元为永州路治。明洪武元年(1368) 为永州府治。民国初属湖南衡阳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1979年析置永州镇。1982年改设永州市。1984年撤销零陵县,部分地区并入永州市。


(1)古县名。(1)秦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西南。属长沙郡。西汉为零陵郡治。东汉至六朝属零陵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并入湘源县。(2)南朝齐改迁陵县置,治今湖南省保靖县西南迁陵镇。属武陵郡。陈复改名迁陵县。(3)隋开皇中以零阳县改名,治今湖南省慈利县东白公城。属澧州。十八年改名慈利县。(2)古旧县名。隋开皇九年(589年)改泉陵县置,治今湖南省永州市。为永州治。大业初为零陵郡治。唐、宋为永州治。元为永州路治。明、清为永州府治。1912年撤县留府。1913年裁府复置零陵县。1982年析县城区设永州市。1984年撤县并入永州市,现为永州市芝山区。


猜你喜欢

  • 济源池

    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北三里。《水经·济水注》: 济水有二源,“东源出原城西北,……南流与西源合; 西源出原城西”。《元和志》 卷5济源县:济水 “在县西北三里。平地而出,有二源,其东源周回七百步,深不测;

  • 扎哈苏泊

    即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北扎格斯台淖尔。清时察哈尔左翼正蓝旗驻地在其附近。

  • 敖山

    ①在今山东新泰市东南十五里。《国语·晋语》: “范献子聘于鲁,问具山、敖山”,即此。今俗称青云山。②在今河南荥阳市北。《尚书·序》: “仲丁迁嚣。” 《史记·殷本纪》: “帝中丁迁于隞。” 《索隐》:

  • 同江郡

    北周改临江郡置,属和州。治所在乌江县(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镇)。隋开皇初废。北周改临江郡置,治乌江县(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镇)。隋开皇中废。

  • 石宫寺

    即钟山石窟。在今陕西子长县西三十里安定镇北,钟山南麓。

  • 浮云 (雲) 楼

    在今湖北安陆市西北隅。唐杜牧有《安州浮云楼,寄怀张郎中》 诗。

  • 大梁山

    在今浙江丽水市南,与青田县交界处。《方舆纪要》卷94处州府丽水县:大梁山在“府南二十里。《志》云:山北跨丽水,南接青田,登其巅城郭村落尽在目前”。

  • 通沟口

    即今吉林集安市。当鸭绿江北岸,隔江即朝鲜境。原属怀仁县。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 于此置辑安县。1965年改为集安县。1988年改为集安市。

  • 聂家河市

    即今湖北枝城市西南三十四里聂家河镇。清设把总驻防。

  • 尼勒克设治局

    又名巩哈设治局。1938年由伊宁县属巩团斯、哈什河两牧区改置,治所在尼勒克(今新疆尼勒克县)。因喀什河支流尼勒克河而得名。“尼勒克”,蒙古语意为“小孩”。1939年改设巩哈县。又称巩哈设治局。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