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颐和园

颐和园

在今北京市西北万寿山麓。原为帝王行宫苑囿。金贞元元年 (1153) 完颜亮设为行宫。明弘治七年 (1494) 在瓮山下修建圆静寺,正德年间又建好山园。清乾隆十五年 (1750) 改名清漪园。咸丰十年 (1860) 被英法联军所毁。光绪十四年 (1888),慈禧太后动用筹备海军经费重建,取“颐养冲和” 之意,改名颐和园。园内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水域面积达四分之三,是全国著名的园林。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著名古典园林,现存皇家园林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在北京市海淀区。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建清漪园。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移用海军军费重建,更今名;二十一年工程基本完成。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大部分组成,面积290万平方米。计有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以万寿山上的佛香阁(高41米)为中心,众多形式多样、富于民族特色的殿、堂、楼、阁、廊、榭、亭、桥点缀在湖光山色之中,景物曲折多变。并借玉泉山和西山为中景和远景,使人产生园中有园、景外有景的感觉,为中国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在世界园林史上有极高地位。1924年正式辟为公园,有“博物馆公园”之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颐和园景区示意图


猜你喜欢

  • 召石山

    在今山东荣成市东北。《寰宇记》卷20文登县:“《三齐略记》云:始皇造石桥渡海观日出处。”清光绪《登州府志》谓召石山在成山之东。《山东通志》谓召石山与成山本为一山。

  • 谢庄

    在今河北冀州市西北,滏阳新河北谢家庄。清为谢家庄堡。

  • 宗居县

    唐武德四年 (621) 置,为西宗州治。治所在今云南祥云县东南三十四里旧站。贞观十一年(637) 为宗州治。后废。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云南省祥云县东南云南驿。为西宗州治。贞观十一年(

  • 虚粮冢

    在今河北无极县西。《方舆纪要》 卷14无极县: “虚粮冢在县西二十五里,有阜数十,俱高丈余。相传昔时为虚粮诳敌处。”

  • 上党关

    在今山西屯留县西。《汉书·地理志》 上党郡:有上党关。在今山西省屯留县。《魏书·地形志》上党郡有上党关,即此。

  • 春华山市

    即今湖南长沙县东北春华镇。《清一统志·长沙府二》 “榔梨市” 条下: “春华市在县东北六十里。”

  • 鉴 (鑑) 山

    在今广东高州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104电白县 “宝山” 条内: “鉴山在县北三里。旧有银坑。下有溪,澄澈如镜,即鉴江之源也。”

  • 神池县

    清雍正三年 (1725) 升神池堡置,属宁武府。治所即今山西神池县。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在山西省西北部、内长城西南侧。属忻州市。面积1451.4平方千米。人口9.9万。辖3镇、7

  • 资兴水

    又名清溪水、乙陂江。为东江水支流。在今湖南省资兴市东。《方舆纪要》 卷82郴州兴宁县:资兴水 “发源州东百余里之古鋂泉,其泉方广十余里,四旁石壁峭立,西北流五十余里至旧县前,横流十里合泸渡江 (今沤江

  • 方山关

    在今陕西汉阴县西三十二里。《舆地纪胜》卷189引《元和志》云:方山关,“(唐)贞观十二年置,北阻方山,南临汉水,当东西驿站”。《宋史·高宗纪》:南宋绍兴二年(1132),“金人攻方山原,陕西统制杨政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