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高凉郡

高凉郡

①东汉建安二十五年 (220) 孙权分合浦郡置,属交州。治所在思平县 (今广东恩平市北)。辖境相当今广东阳江、阳东、阳西、阳春、恩平、高州、茂名、电白等市县地。西晋治所移在安宁县 (今广东阳江市西)。南朝宋复治思平县。南齐移治安宁县。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废。大业二年 (606)改高州复置,治所在高凉县 (今阳江市西)。辖境扩大,又包括今吴川、化州二市地。唐武德四年 (621)复改为高州。天宝元年 (742) 改为高凉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高州。南朝末,保障岭外数州安宁的冼夫人,即本郡的越族首领。

②北魏置,属东雍州。治所在高凉县 (今山西稷山县东南三十里)。辖境相当今山西稷山县、河津市地。西魏移治今稷山县西南。隋开皇三年 (583)废。


(1)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孙权分合浦郡置,治恩平县(今广东恩平市北)。辖境相当今广东省电白、阳江、恩平、阳春、茂名等地。西晋移治安宁县(今广东阳江市西)。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高州为高凉郡。南朝末,保障岭外数州安宁的冼夫人,即本郡的俚族首领。(2)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置,治高凉县(今山西稷山县东南,后徙至稷山县西南)。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河津、稷山等市县地。隋省。


猜你喜欢

  • 铿口墟

    一作坑口市。即今湖南茶陵县东南五十里江口乡。清光绪 《湖南通志》 卷1茶陵州图: 东南有铿口墟。

  • 平政山

    在今广东惠东县东南,接海丰县界。《方舆纪要》卷103惠州府归善县:平政山“在府东百五十里。有平政驿”。

  • 旴江亭

    在今江西南城县东旴江上。《舆地纪胜》卷35建昌军:盱江亭“在郡城天酒门外盱水之上,南唐韩熙晟记”。《清一统志·建昌府一》:盱江亭“南唐制置使陈晖建,韩熙载撰记”。

  • 林种拱邦长官司

    元置,属八番顺元宣慰司。治所在今贵州罗甸县东。后废。

  • 晋昌县

    ①西晋惠帝置,属新兴郡。治所在今山西定襄县西北四十里。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6) 并入定襄县。②唐武德七年 (624) 改常乐县置,为瓜州治。治所即今甘肃安西县东南锁阳城。大历后陷于吐蕃。古县名。(

  • 拉达克

    在今克什米尔地区。以境内有拉达克山、拉达克河而得名。藏语称其地为麻域、芒域,古为羊同国属,公元7世纪前期为吐蕃王朝 (约629—842)征服; 10世纪时吐蕃王室后裔于此建立政权,治所在今列城,为西藏

  • 系舟山

    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北。为滹沱河、汾河分水岭。《寰宇记》卷42忻州秀容县:“系舟山,尧遭洪水系舟于此,在县南四十里。”即此。又称小五台、丛蒙山。在山西省太原市东北。绵亘于定襄、忻州、阳曲三县市交界处。相传

  • 白玕镇

    即今江西东乡县东北珀玕乡。《方舆纪要》卷86抚州府东乡县:白玕镇在“县东四十五里。有巡司, 为路出安仁之中道。旧有安东公馆,今废”。

  • 钟 (鍾) 桥街

    在今安徽郎溪县北十里中桥乡。有桥跨北溪 (今称钟桥河) 上。明嘉靖 《建平县志》:钟桥“在县北十里。宋宝庆元年知县张一璧建”。以可闻县城钟声为名。后在桥头形成街市,称钟桥街,又成为钟桥镇。为北通江苏官

  • 程番武胜军安抚司

    元至元十六年 (1279) 置,属八番顺元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惠水县。明洪武五年(1372) 改为程番长官司。元置,治今贵州省惠水县。属顺元宣抚司。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程番长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