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秀山
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南一百八十里。《明一统志》 卷73平茶洞长官司: 高秀山“在司治北。高立千丈,丹崖翠壁,秀色如画”。秀山县以此为名。
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南一百八十里。《明一统志》 卷73平茶洞长官司: 高秀山“在司治北。高立千丈,丹崖翠壁,秀色如画”。秀山县以此为名。
在今河北保定市西南十里。《宋史·石普传》: 咸平二年 (999),契丹犯边,石普 “与契丹战廉良城”,即此。在今河北省保定市西南。《宋史·石普传》: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契丹犯边,石普“与契丹战廉
又作皇屯、黄墩。在今安徽贵池市东南五十里墩上乡。《明一统志》 卷16池州: 黄屯 “在府城东南五十里。唐乾符中,黄巢屯兵于此。稍东二里有石冈,名铁券山,相传唐赐巢铁券处”。清光绪 《重修安徽通志》 卷
亦作棘里亭。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左传》: 昭公十年 (前532),陈桓子召公子山 “而反棘焉”。杜注: “棘,子山故邑。齐国西安县东有戟里亭。” 《括地志》 以为即古画邑。
即今山东文登市东北文登营镇。《清一统志·登州府》:文登营“在文登县东十里。明宣德二年建。初在县西门内,十年迁此。有土城周三里,东、西、南三里。营当东面之险。今移县城中”。即今山东省文登市东北文登营。明
①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河南商丘县北二十二里老蒙墙寺。汉属梁国。南朝宋为谯郡治。北齐废。②南朝宋侨置,属南梁郡。治所在今安徽寿县南。北魏属梁郡。隋开皇初废。③北魏置,为蒙郡治。治所在今安徽利辛县东北三
一名仙游山。在今福建仙游县西北。《元和志》卷29福州仙游县:仙游山“在县西二十里,县因以为名”。《明一统志》卷77兴化府:九座山“在仙游县西北。山有九峰,故名”。《清一统志·兴化府》 山川:九座山“即
集镇名。在云南省巧家县南部、金沙江东岸、大垴包山西麓。蒙姑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000。蒙姑系彝语呣咕的讹写,意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1939年曾置蒙姑镇。产玉米、稻、小麦、甘薯、甘蔗、花生及蚕茧
①西汉置,属辽东郡。治所在今辽宁新民市东南大古城子。三国魏改属玄菟郡。《水经·大辽水注》: 辽水 “自塞外东流,直辽东之望平县西,王莽之长说也。屈而西南流,径襄平县故城西”。西晋后废。②北燕侨置,属建
亦名月城集。即今江苏洪泽县南十里越城。《清一统志·淮安府二》: 月城集 “亦名越城集。在山阳县 (今淮安市) 西南九十里”。
在今伊朗波斯湾卡伊斯岛。南宋赵汝适《诸蕃志》卷上:“记施国在海屿中,望见大食半日可到。”《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译作怯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