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溪
即阳元水。在今四川奉节县西南。《水经·江水注》: 阳元水 “出阳口县西南高阳山东。东北流径其县南,东北流,丙水注之。……其水北流入高阳溪,又东北流注于江,谓之阳元水口”。熊会贞按: “因水出高阳山,故有高阳溪之殊目。”
即阳元水。在今四川奉节县西南。《水经·江水注》: 阳元水 “出阳口县西南高阳山东。东北流径其县南,东北流,丙水注之。……其水北流入高阳溪,又东北流注于江,谓之阳元水口”。熊会贞按: “因水出高阳山,故有高阳溪之殊目。”
在今山东定陶县北。《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蔡墨对魏献子曰: ‘昔有叔安, 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
又名浏阳口。在今湖南长沙市北湘水东岸。《水经·湘水注》: “湘水又径刘口戍西,北对浏水。” 《资治通鉴》: 五代梁开平元年 (907),楚王马殷“命在城都指挥使秦彦晖将水军三万浮江而下,水军指挥使黄璠
金置,属历城县。即今山东章丘市西龙山镇。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34: “巨合城在 (历城)县东七十五里。汉巨里聚。耿弇讨张步守巨里,即此城也。金为盘水镇。今为龙山镇。”在贵州省普安县中西部、南山坡北
在今天津市静海县西北。《汉书·苏建传》:苏建“以校尉从大将军(卫)青击匈奴,封平陵侯”。即此。
在今江西万年县西境。《方舆纪要》卷85饶州府万年县:三界岭“在县西。《志》云,岭当余干、乐平、安仁三县之交,因名”。
在今广西百色市西北右江南岸罗村口村,接云南富宁县。《清史稿· 地理志》 百色厅恩阳州判: “西北逻村、渌丰墟有汛。” 清有右江镇外委驻防。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西罗村口。清时设兵驻防。
即今四川西充县西北青狮镇。清光绪 《西充县志》 卷2: 青狮场在 “治北四十里”。
即今江西会昌县南麻州镇。明嘉靖 《赣州府志》 卷5: 会昌县有麻洲市。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9: 会昌县南有蔴洲墟。
即朐忍县。 治所在今四川云阳县东三坝乡。《清一统志·夔州府二》: 朐忍故城 “在云阳县西。 ……按: 阚骃 《十三州志》: 朐音蠢, 䏰音闰。其地下湿, 多朐䏰虫, 因以名
又作降里、降营、江谿、绛谿。治所即今西藏曲水县东北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