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麦斜岩

麦斜岩

一名樵谷山。在今福建仙游县东北五十里石所山。《清一统志·兴化府》:石所山“在仙游县东北六十里何岩东,高数千仞,盘踞百余里。……其东有麦斜岩,亦名樵谷山”。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一○八团驻此。


在福建省仙游县钟山镇麦斜村石所山上。海拔 1000 余米,以石奇洞多而著名,号称“小武夷山”。岩脚有座山门亭,右侧耸立百仞巨石铁衣峰,称为护岩铁衣将军;左侧涌地而起一岩石,上刻元世祖手书“樵谷山”三个大字。据传六百多年前,林璧卿(樵谷)不肯仕元,隐居在此,世祖尊其志,乃手书赐之。岩上怪石奇观万状,尤溪东有两石如龟,一昂首朝天,一张开大口,俯首下视。由此前进,峰回路转,树木葱郁,有洞名玉泉岩,长约百多米,冬季水枯时可以通行。附近有梅花洞、环竹洞诸景。岩顶最高处有巨石如铜钟,每当风雨之际,发出清脆响声,故称钟山。旁又有一石称“占星石”,史书载,宋著名史学家郑樵曾在石上占星,并手书“开创岩碑”四字。岩旁原有“夹漈书院”,为郑樵著书之所。


猜你喜欢

  • 马栏县

    1949年5月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由新正、耀县、宜君等县析置,治马栏镇(今陕西旬邑县东北马栏镇)。同年9月撤销,并入栒邑、耀县、宜君、黄陵四县。旧县名。1949年5月由陕西省新正、耀县、宜君等县析置,治今

  • 路南州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置,属澂江路。治所即今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当地彝语称鲁乃,“鲁”为石头,“乃” 为黑色,意即长满黑石头的地方。明属澂江府。1913年改为路南县。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

  • 洋泽镇

    又名杨宅。即今江西安福县西洋溪乡。《明史·地理志》 吉安府安福县: “西有罗塘巡检司,治洋泽,后迁江背,俱仍故名。” 《清一统志·吉安府二》: 萝塘巡司 “在安福县西九十里洋泽寨。宋初置巡司于时砻镇,

  • 副官村

    即今云南绥江县。旧为永善县境,有县丞驻此。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于此置靖江县。1914年改名绥江县。

  • 牢固关

    在今陕西宁强县西南。《清一统志·汉中府二》 “铁锁关”条下:“又牢固关,在州南四十里。”

  • 普定府

    元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即今贵州安顺市东南杨武布依族苗族乡。辖境相当今贵州安顺市、普定县等地。大德七年 (1303) 改为普定路。明洪武十四年 (1381) 复改为府。十八年 (1385)废。元置,治今

  • 沙亭县

    唐武德四年(621)置,属乐州。治所在今广西平乐县西三十五里。贞观七年(633)废入平乐县。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西。属乐州。贞观七年(633年)废。

  • ①春秋晋邑,在今山西介休市东北。《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司马弥牟为邬大夫。”即此。后置邬县。②春秋郑邑,后为周邑。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左传》: 隐公十一年(前712),“王取邬、刘、�

  • 乌龙山

    ①即古卢龙山。在今河北迁西县北。《清一统志·承德府一》:乌龙山“在府东南二百五十里。古卢龙山也。卢龙塞当在其地”。杨守敬《水经注疏》谓卢龙塞即“今潘家口”。②一名乌山。在今浙江建德市东北五十八里。宋《

  • 归仁州

    明置,属来安府。治所在今广西东兰县东北。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