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黄县

黄县

①秦置,属胶东郡。治所即今山东龙口市城关镇东南二十五里黄城集。《汉书·主父偃传》: 秦欲攻匈奴,“使天下飞刍挽粟,起于黄、腄、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黄即黄县。西汉属东莱郡。东汉为东莱郡治。西晋属东莱国。北魏属东牟郡。北齐属长广郡,天保七年 (556) 移今山东龙口市东城关镇。隋属东莱郡。唐属莱州,神龙三年 (707) 并入蓬莱县。先天元年 (712) 复置,属登州。明属登州府。民国初属山东胶东道。1925年属东海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1986年迁治龙口,改设龙口市。

②北魏置,属东晋寿郡。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境。后废。

③隋开皇六年 (586) 分济阴县置,属曹州。治所在今山东曹县西十里。十八年 (598) 改蒙泽县。


古旧县名。秦置,治今山东省龙口市石良镇北黄城集,属胶东郡。《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前219年)东巡,“乃并勃海以东,过黄、腄”,即此。西汉属东莱郡。东汉及三国魏为东莱郡治。西晋至南朝宋属东莱国或东莱郡。北魏、东魏属东牟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年)移治今龙口市东黄城镇。属长广郡。隋属莱州。唐神龙三年(707年)改为蓬莱县。先天元年(712年)复析蓬莱县置。属登州。宋、金、元因袭不改。明、清属登州府。1949年县城曾辟为特区。1950年即撤销,仍归入黄县。1958年并入蓬莱县,1961年复置。1986年改设龙口市,迁治龙口。


猜你喜欢

  • 两河口堡

    在今四川南江县南下两乡(两河口)。《方舆纪要》卷68南江县“诸葛寨”条下:“两河口堡,在县南百八十里。”

  • 暖里 (?)

    即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东南八十里暖里。清有外委把总驻守。

  • 省冤谷

    在今山西高平县西北二十里。《新唐书·地理志》 高平县: “有省冤谷。本杀谷,玄宗幸潞州,过之,因更名。” 《寰宇记》 卷44泽州高平县:“省冤谷东西、南北各六十步,在县西北二十五里。秦垒西面以百步即赵

  • 马穴山

    在今湖北省南漳县北。《水经·沔水注》:“(中庐)县故城南有水出西山,山有石穴出马,谓之马穴山。”

  • 野木河卫

    明永乐五年 (1407) 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入海口附近岳米河流域。后废。明永乐五年(1407年)置,治所今地不详,辖区约今俄罗斯黑龙江口北侧岳米河流域。后废。

  • 六番招讨司

    元改碉门宣抚司置,属吐蕃等处宣慰司。治所在今四川天全县。一说在今雅安市。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35天全六番招讨使司:“部落凡六曰:马村、苏村、金村、杨村、陇东村、西碉村、或谓六番之名始此。”明洪武六年

  • 社木寨

    即今湖南常德市东南三十里社木铺。宋熊克撰《中兴小纪》卷16:南宋绍兴四年(1134),杨么农民军“乘大水攻鼎州社木寨,破之,官军使死者不知其数”。

  • 嘉祐镇

    北宋置,在今河北阜平县东南。《清一统志·正定府》: 古嘉祐镇 “在阜平县东。…… 《旧志》: 县东胜西庄有嘉中镇,盖即嘉祐之讹也”。

  • 新城卫

    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属北平行都司。治所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南甸子乡南黑城子。永乐元年 (1403) 废。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南红城附近。属大宁都司,后属北平

  • 大斤山

    又作秦山。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之大青山。《隋书·突厥传》:开皇二十年(600),“达头自立为步迦可汗,其国大乱。遣太平公史万岁出朔州以击之,遇达头于大斤山,虏不战而遁”。古山名。又称秦山。即今内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