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胜场
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七十里黄胜关。《明史·李祯传》: 万历中,四川被寇,祯言 “……守阿玉岭,则不能越咂际而窥堡。守黄胜场,则不敢逾塞墩而寇关”。《方舆纪要》 卷 73松潘卫: 虹桥关,“ 《志》 云: 虹桥西北十五里为绝塞墩,北界黄山尖、杀鹿塘、黄胜草场等处,路通洮、岷。宣德三年,蛮族作乱,陈怀奉诏趣救,由此道入解松围”。
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七十里黄胜关。《明史·李祯传》: 万历中,四川被寇,祯言 “……守阿玉岭,则不能越咂际而窥堡。守黄胜场,则不敢逾塞墩而寇关”。《方舆纪要》 卷 73松潘卫: 虹桥关,“ 《志》 云: 虹桥西北十五里为绝塞墩,北界黄山尖、杀鹿塘、黄胜草场等处,路通洮、岷。宣德三年,蛮族作乱,陈怀奉诏趣救,由此道入解松围”。
本名连城洞,在今福建宁化县东。《舆地纪胜》 卷132汀州 《景物下》: 黄连洞 “在宁化县,县旧以此名”。《资治通鉴》: 唐乾元元年 (894),“黄连洞蛮二万围汀州,福建观察使王潮遣其将李承勋将万人
清初改平州六洞长官司置,属都匀府。治所即今贵州平塘县。康熙五十五年(1716)废。清初改平州六洞长官司置,治今贵州省平塘县。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废。
在今山东金乡县西北三十七里,接巨野县界。县以此名。《水经·济水注》: “戴延之 《西征记》 曰: 焦氏山北数里,有汉司隶校尉鲁峻冢,穿山得白蛇、白兔,不葬,更葬山南,凿而得金,故曰金乡山。”
在今吉林珲春市东南。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23: 图们江 “复折东南流径云台山,圈儿河自北来入之。圈儿河出沙垞子北,自西而东而南潴为池者八,径圈儿河屯西,西南流由云台山北麓西入图们江”。
又名武阳渡。即今江西南昌县 (莲塘镇)东南武阳镇。《方舆纪要》 卷84南昌县 “武阳水” 条下: “武阳渡一名辟邪渡。”
在今河南鹿邑县南十八里。《魏书·地形志》: 陈留郡谷阳县 “有栾城”。
明洪武十七年 (1384) 以云远府改置为孟养府,后为麓川思氏所并。三十五年 (1402) 得其地仍称府。永乐二年 (1404) 改置为孟养军民宣慰使司。治今缅甸孟养。正统十三年 (1448) 又为麓
在今广西蒙山县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107: 群峰山“群峰环聚,岩隈深阻,群峰巡司旧置于此”。
在今江苏无锡市东南。《清一统志 ·常州府》: 望亭堰 “在无锡县东南四十里。以御常州之水,使入太湖,不为苏害”。
在今广东饶平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03潮州府饶平县:大尖峰在“县(今三饶镇)东南百里。峰峦笔立,为高埕栅之镇。东有大埕栅,近凤髻山,又东则虎屿、狮屿;西有大港栅,则近烟楼山;南有柘林栅,则近柘林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