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江道

龙江道

1914年置,属黑龙江省。治龙江县(今黑龙江齐齐哈尔市)。辖境约当今黑龙江小兴安岭、通肯河以西,呼勒呼里山以南,内蒙古贝尔湖、哈拉哈河及阿尔山、索伦、扎赉特旗、黑龙江泰来、大安、肇源、肇州、肇东一线以北地区。1930年二月废。


1914年6月由龙江、嫩江、讷河、肇州、安达、大赉、青冈、拜泉、肇东等县、泰来镇设治局、西布特哈地方及旧呼伦道之胪滨、呼伦两府、吉拉林设治局设置,治龙江县(今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属黑龙江省。辖区约当今黑龙江省小兴安岭、通肯河以西,内蒙古自治区贝尔湖、哈拉哈河、洮儿河、黑龙江省松花江以北地区(今黑龙江伊勒呼里山以北大兴安岭地区除外)。1920年呼伦、胪滨两县划归呼伦道,西部区域略有缩小。1914年8月由安达县析置林甸设治局,1917年8月升县。1915年1月由讷河县析置克山设治局,同年8月升县。1915年4月由西布特哈地方改置布西设治局。1915年5月由龙江县县佐景星镇改置景星镇设治局。1917年3月由索伦山宣抚局改置索伦山设治局。1917年5月泰来镇设治局升县,并改名泰来县。1920年3月吉拉林设治局升县,并改名室韦县。1923年12月,由青冈、拜泉二县析置明水设治局;同月由林甸、拜泉二县析置依安设治局。1925年由扎兰屯、济沁河两稽垦局合并改置雅鲁设治局。1926年由旧龙江县属甘井子地方改置甘南设治局。1927年由安达、林甸、泰来三县析置泰康设治局。1929年初废。


猜你喜欢

  • 安岳县

    北周建德四年(575)置,为普州治。治所在今四川安岳县北铁门山。《寰宇记》卷87安岳县:“本以邑地在山之上,四面险绝,故曰安岳。”隋大业初属资阳郡。唐武德二年(619)复为普州治。北宋开宝四年(971

  • 商都。当在今山东郓城县东北境。《太平御览》卷83引《竹书纪年》:“祖乙滕即位,是为中宗,居庇。”“南庚更自庇迁于奄。”皆此。近人丁山谓即《史记·殷本纪》 中的邢,《书序》作耿。耿当《书》中大坰,在今山

  • 英豪煤矿支线

    从河南渑池县西英豪站至矿区。长45.1公里。为陇海铁路支线。1937年建成。

  • 召伯埭

    在今江苏江都市西北邵伯镇。《晋书·谢安传》:东晋太元十年(385),“安出镇广陵之步丘,筑垒曰新城以避之。……及至新城,筑埭于城北,后人追思之,名为召伯埭”。在今江苏省江都市西北邵伯镇。东晋太元十年(

  • 郭河

    即水磨川。即今甘肃永昌县、金昌市境之金川河。

  • 含山

    ①又作㟏山、唅山。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南。其山口称㟏口或唅口。自古有道由今闻喜东经垣曲县越王屋山渡河可达河南,称作含山路或唅口道。《旧唐书·张濬传》:大顺元年(890),张濬出

  • 西安县

    ①西汉置,属齐郡。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三十里北高阳。元始元年(1)封东平思王孙汉为侯邑。东汉属齐国。《后汉书·耿弇传》 载:东汉建武五年(29),“张步都剧,使其弟蓝将精兵二万守西安”。南朝宋属

  • 姑蔑

    ①一作姑末。在今浙江龙游县北。《国语·越语上》: 句践之地 “西至于姑蔑”。《左传》: 哀公十三年 (前482),越伐吴,“ (吴王孙) 弥庸见姑蔑之旗”。杜预注: “姑蔑,今东阳太末县。”②春秋时鲁

  • 安福镇

    ①即今湖北枝江县西北三十八里安福寺镇。清属宜都县,设把总驻防。②在今湖南永兴县西北四十里。明、清置巡司于此。③北宋置,属南充县。在今四川南充市西南一百三十里安福镇。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西南端。面积30

  • 板城渚口

    即板渚。在今河南荥阳市北牛口峪附近。《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东径板城北,有津,谓之板城渚口。”即“板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