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泉县

龙泉县

①西魏置,属南乡郡。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南。北周废。

②唐武德四年(621)侨置,属云州。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南前、后九龙泉附近。八年并入临真县。

③唐乾元二年(759)析遂昌、松阳二县置,属括州(后改处州)。治所即今浙江龙泉市。《旧唐书·地理志》:龙泉县“以龙泉为名”。北宋宣和三年(1121)改名剑川县,南宋绍兴元年(1131)复名龙泉县。元属处州路。明、清属处州府。民国初属浙江瓯海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1990年改设龙泉市。

④唐天宝元年(742)改上县置,为上郡治。治所即今陕西绥德县。乾元元年(758)为绥州治。北宋初入西夏,废。

⑤五代南唐升龙泉场置,属吉州。治所在今江西遂川县南二十里(旧名什善镇)。北宋明道三年(1034)徙治今遂川县,宣和三年(1121)改名泉江县。南宋绍兴初复为龙泉县。元属吉安路。明属吉安府。1914年改为遂川县。

⑥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改龙泉坪长官司置,属石阡府。治所即今贵州凤冈县。1913年改为凤泉县。


(1)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改上县置,治今陕西省绥德县。为绥州治。唐末、五代废。(2)古旧县名。(1)唐乾元二年(759年)由遂昌、松阳两县析置,治今浙江省龙泉市龙渊镇。属处州。元属处州路,明、清属处州府。1990年撤销,改设龙泉市。(2)五代周显德七年(960年)升龙泉场置,治今江西省遂川县。属吉州。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为泉江县。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复旧名。元属吉安路。明、清属吉安府。1914年因与浙江、贵州两省龙泉县重名,改名遂川县。以境内有遂水而得名。(3)元置龙泉坪长官司;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改为龙泉县,治今贵州省凤冈县。明、清属石阡府。1914年因与浙江、江西两省龙泉县重名,改名凤泉县。


猜你喜欢

  • 郭家沟

    在今山西灵石县南。《明史·聂豹传》:“豹令富民出钱,罪疑者赎,得万余金,修郭家沟、冷泉、灵石诸关隘。”

  • 旭川县

    唐贞观元年(627)置,属荣州。治所即今四川荣县。《元和志》卷33旭川县:“因县有盐井号旭井,取以名县。”永徽二年(651)为荣州治。北宋治平四年(1067)改为荣德县。古县名。唐贞观元年(627年)

  • 乌如

    西藏吐蕃王朝(约629—842)古地区名。公元7世纪初吐蕃王朝建立后,将全境划分为乌如、要如、叶如、如拉(亦作藏如拉)等四个军政区域,即乌思藏四如。乌如是藏文音译,意为“中央翼(部)”,其区域东至沃卡

  • 博林支线

    从内蒙古博克图附近的火燎沟 (今沟口) 至绰尔林区,为中东铁路支线。1925年动工,1942年建成。

  • 顺德府

    蒙古中统三年 (1262) 改邢州置,治所在邢台县 (今河北邢台市)。辖境相当今河北巨鹿、广宗以西,沙河以北,泜河以南地。至元二年 (1265)改为顺德路。明洪武元年 (1368) 复为顺德府,属河南

  • 玉华峰

    在今蒙古国东方省境克鲁伦河。金幼孜《北征录》:明永乐八年(1410),成祖亲征阿鲁台等,五月顺胪朐河(今克鲁伦河)东行,“初七日次玉华峰。初八日发玉华峰,胡骑都指挥款台获虏一人至,知虏在兀古儿扎河。晚

  • 怀仁关

    在今江西乐安县东北。《清一统志·抚州府》:怀仁关“在乐安县东北六十里,接崇仁县界,有关亭。今为铺”。在今江西省乐安县境内。清属乐安县。

  • 梧桐山

    ①在今安徽淮北市东北梧桐村附近。《水经·睢水注》: “睢水又左合白沟水,水上承梧桐陂,陂侧有梧桐山。”②在今湖南平江县北。《清一统志 ·岳州府》:梧桐山 “在平江县北十五里。旧多梧桐。上有龙泉”。③即

  • 白玉县

    1913年改白玉州置,属边西道。治所即今四川白玉县。1914年属川边特别区。1939年属西康省。1955年属四川省。在四川省西部,西邻西藏自治区。属甘孜藏族自治州。面积1万平方千米。人口4.1万。辖1

  • 宾丹

    即今印度尼西亚之宾坦岛。《元史·英宗本纪》: 至治三年 (1323) 二月,“天寿节,宾丹、爪哇等国遣使来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