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潭
在今福建宁化县南二里。《方舆纪要》卷98宁化县:“龙门潭在县南。水深莫测。引流而东,亦曰龙津。有龙门桥跨其上,流会于大溪(九龙溪)。”
在今福建宁化县南二里。《方舆纪要》卷98宁化县:“龙门潭在县南。水深莫测。引流而东,亦曰龙津。有龙门桥跨其上,流会于大溪(九龙溪)。”
①即青龙河。滦河支流。在今河北东北部。源出辽西丘陵,西南流入河北境,经宽城、青龙二满族自治县及卢龙、迁安二县南入滦河。《汉书·地理志》:肥如县有“卢水, 南入玄”。《水经·濡水注》:卢水“出(肥如)县
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北罗家营乡古路 (楼) 板村。清乾隆十九年 (1754) 设鄂奇特卡伦于此。光绪《归绥识略》: 鄂奇特卡伦 “在城东北四十里,距哈喇沁二十里”。
在今云南剑川县南。《方舆纪要》 卷117剑川州: 弥沙浪河 “在州南百里白水场,与剑湖水汇而南流”。
明嘉靖末置,属海阳县。在今广东丰顺县北丰良镇。明嘉靖末置,即今广东省丰顺县北丰良镇。隆庆初筑城。清乾隆三年(1738年)于此置丰顺县。
北宋宣和四年(1122)改卢龙县置,为平州治。治所即今河北卢龙县。金复名卢龙县。古县名。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赐平州卢龙县名为卢城县。即今河北省卢龙县。为平州治。金复名卢龙县。
①又名㶟余河、温余河、榆河。即今北京市东北温榆河。有南、北两水。北水称北沙河,源自居庸关,南流经昌平县南。南水名南沙河,源自海淀区西北龙泉寺,汇西山诸泉东流,于沙河镇东南窦各庄与北沙河相
在今河北昌黎县北。《方舆纪要》 卷17抚宁县: 银峒峪 “旧出银矿,因名”。
①在今广东始兴县南。《方舆纪要》 卷102始兴县: 谢公山在 “县南三十里。峰峦耸拔,独高诸阜。昔有谢姓者隐此,因名”。②即今安徽当涂县东南三十里青山。《寰宇记》 卷105当涂县: 谢公山 “在县东三
在今河北魏县西南旧魏县。金、元时为魏县治。
在今内蒙古东胜市西北。《汉书·地理志》 西河郡增山县: “有道西出眩雷塞。” 《方舆纪要》 卷61榆林镇: 眩雷塞 “在废增山县西北。汉初为匈奴中地,元封初,西置酒泉,通月氏、大夏,结乌孙,分匈奴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