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上虞备用处

上虞备用处

即“尚虞备用处”。


官署名。清初置,又称尚虞备用处或黏竿处。“”在古代为掌山泽之官,或假借作“娱”。本处的职掌,主要是日常协助侍卫处与护军营护卫皇帝,并备皇帝出巡时偶作“垂钓”的承应事务。初设侍卫领班管事,后改派管理大臣,无固定员额,由宗室王公、蒙古王公、额驸、满洲蒙古大臣内特简;下设协理事务头等侍卫、粘竿长头等侍卫(以上二职由一人兼任),二等侍卫、三等侍卫、蓝翎侍卫若干人;此外有黏竿拜唐阿、备网拜唐阿、鱼钩匠等专为皇帝巡狩垂钓作准备工作;并有笔帖式掌章奏文移。

猜你喜欢

  • 正术

    官名。明清阴阳学学官之一。明洪武十七年(1384)始设,府各一人,从九品。凡天文、占候、星卜、相宅、选日之流,悉归管理。然设官不给禄。清顺治(1644—1661)初年沿设,府各一人,未入流,由所辖有司

  • 正员郎

    即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编制以内的散骑侍郎,系与员外散骑侍郎相对而言。参见“散骑侍郎”。汉代散骑侍郎的别称。《通典·职官四·历代郎官》:“天监三年复置侍郎,视通直郎。”注:“今人或谓前代正员郎即令尚书郎

  • 秘书考课郎中

    官名。十六国北凉置,掌经籍的校对刊定。《魏书·阚骃传》: “拜秘书考课郎中,给文吏三十人,典校经籍,刊定诸子三千余卷。”

  • 祗应司提点

    官名,金朝置。从五品,掌给宫中诸色工作。其下有令,从六品;丞,从七品;直长,正八品;收支库都监、同监。见《金史·百官二》。官名。金置,为祗应司的主官,见“祗应司”。

  • 右罴卫将军

    官名。渤海国十卫之一右罴卫次官,置一人。

  • 制置条例司

    即“制置三司条例司”。

  • 尚辇典御

    官名。隋初为尚辇局的主官,炀帝时改为奉御。宋复为尚辇局的主官,位在奉御上。见“尚辇局”。

  • 文经邦国科

    科举制科之一。唐代设置, 属文类科目。先天元年(公元712年)诏举,韩休及第。

  • 司舆大夫

    官名。即驾部郎中,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驾部郎中。官名。唐高宗龙朔二年,改驾部郎中为司舆大夫。见《通典·职官五·兵部尚书》,参看“驾部郎中”条。

  • 县司马

    官名。春秋时县的属官,掌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