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丞相司直

丞相司直

官名。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始置,秩比二千石,为丞相府地位最高的僚属。位居司隶校尉上,有所会,居中二千石前。协助丞相监察检举百官,督录州郡长官。哀帝时改置大司徒司直。东汉初复置,光武帝建武十一年(后35)省。东汉末曹操为丞相时复置,西晋亦曾置,掌监察京师诸官。


官名,武帝元狩五年初置,俸比二千石,为丞相属官,掌佐丞相举不法。光武即位,复置司直,居丞相府(司徒府),助督录诸州,建武十八年省。献帝建安八年十二月又置,不领诸州,而掌督中都官;建安九年十一月,诏司直比司隶校尉,坐同席在上。在战争年代,司直也领兵征伐。“丞相司直韦晃起兵诛曹操,不克,夷三族”(献帝纪);“丞相司直李松攻武关,三辅震动”(刘玄刘盆子传)。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百官志》、《后汉书·孝献帝纪》、《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献帝起居注》。

猜你喜欢

  • 管理前锋护军等营事务大臣处

    官署名。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十一月置稽察守卫处,以贝勒载涛、毓朗、尚书铁良总司稽察守卫。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派阿穆尔灵圭、载润总理两翼前锋八旗护军翼内务府三旗军等营,专司整顿各该营用

  • 宜禾都尉

    官名。西汉为敦煌郡所辖部都尉,治昆仑障。东汉主伊吾庐屯田。章帝建初二年(后77)罢。魏、晋亦置,主宜禾(今甘肃安西)一带军务,七品。官名,汉置,掌屯田。《汉书·地理志·敦煌郡》:“广至,宜禾都尉治昆仑

  • 京状

    即“京削”。宋代高中级官员荐举选人改为京官的奏状,即“京削”,见该条。

  • 东羌校尉

    官名。三国魏置护东羌校尉,西晋改此名,掌居于雍、秦、梁等州羌族的事务。领兵,下设东羌督、猎将等部属。晋多以将军或西中郎将等兼领,有时亦兼秦州刺史。四品。南朝宋末以拜宕昌王梁弥机(羌族),齐、梁时由其子

  • 提关指挥

    官名。太平天国在天京设有中关、上关、下关三个海关,其主官分别称为提中关、提头关、提下关,其官阶均为职同指挥,故概称为提关指挥。

  • 尚方署令丞

    官名。属少府监。唐代少府监有中左右三尚方署,金沿其制,合为一署,令,从六品;丞,从七品;掌造金银器物、亭帐、车舆、床榻、帘席、鞍辔、伞扇及装钉之事。下有直长,正八品。

  • 常平署丞

    官名。即常平丞。

  • 北院太保

    官名。辽朝北大王院官员,在北院太师下。

  • 中黄藏令丞

    官名。汉魏少府有中藏府令丞至晋分而为三,即中黄藏、左藏、右藏,各置令及丞。东晋与南北朝无中黄藏令丞,隋改中黄藏为黄藏,置黄藏署令丞,属太府寺,为国库之一,职掌则无考。

  • 应天府

    府名。①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以原宋州(今河南商丘)升置,为陪都,置官如开封府。金太宗天会八年(1130)改归德府。②元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改集庆路 (今南京市) 置。洪武元年(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