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中书科中书舍人

中书科中书舍人

官名。明置,掌书写敕诰等。见《明史·职官三·中书科》,详“中书舍人”条。


官名。明代始置,属内阁。员额二十人,掌书写诰敕、制诰、银册、铁卷等事。凡草请诸翰林,宝请诸内府,左卷及勘籍,归诸古今通集库。凡大朝会,则侍班;东宫令节朝贺,则导驾侍班于文华殿;册封宗室,则充副使;南郊大祀,则随驾而供事。舍人秩从七品,以年资深者一人掌印。清代沿设中书科,专司缮写册文、诰敕等事。顺治初年设中书舍人十二人,以资俸深者掌理科事。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定为满中书二人,汉中书四人。推资俸深者一人为掌印,一人为掌科。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增设管中书科事汉内阁学士一人。次年改管科事为稽察科事满、汉内阁学士各一人,均由内阁学士内选任。满中书缮写清字册文、诰、敕,汉中书缮写汉字册文、诰、敕。另设笔帖式十人,供事八人,协助办理各项事务。

猜你喜欢

  • 大矩

    官名。西周置。见《丰尊铭》。职掌不详。

  • 扫难将军

    官名。将军名号。三国魏置。晋、南朝宋定为八品,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八品中,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改为从八品上阶,北周二命,隋初列为散号将军,正九品,炀帝大业三年(607)罢。杂号将军名,三国

  • 太子正书

    官名。即太子正字,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置,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复名正字。参见“正字”。官名。见“太子正字”。

  • 军需大监

    海军同等官。其军阶为上校,掌理海军军需事务。

  • 礼部旅下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置,北周沿置。春官府礼部中大夫属官,正一命。北周武帝保定四年 (564) 五月丁亥, 改礼部为司宗, 遂改名“司宗旅下士”。职掌参见“礼部上士”。

  • 元司空

    官名。春秋时晋国置。掌都邑、宫室等工程建造事务的长官。大夫爵。《国语·晋语七》: “(晋悼公)知右行率之,能以数宣物定功也,使为元司空。”韦昭注: “司空掌邦事,谓建都邑,起宫室,经封洫之属。”武官名

  • 肇州漕运司

    官署名。金朝置掌河仓漕运之事。章宗承安五年(1200)置于会宁府肇州。设提举领司事,䄮正五品,并兼本州同知。下设同提举一员,秩正六品,兼本州判官。勾当官掌催起运纲船。参见“漕运司”。

  • 典试官

    官名。北洋政府于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设于文官高等考试典试委员会与文官普通考试典试委员会,掌理典试事务。

  • 编修中书条例司

    官署名。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置,掌清理中书政务,以为变法之准备,设看详、同看详及编修官。八年罢。官署名。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置,掌编修中书条例。八年(公元1075年)罢废。

  • 孝靖宫令丞

    官名。金宣徽院所属有孝靖宫令及丞,掌总领章宗五妃位各同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