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乡贡

乡贡

唐代由府州荐举士人应礼部考试的制度。唐制,凡不属官学生徒的士人,如欲应礼部的考试,须先带着身份、履历证书,到县报名,经县考试合格,升于州,州再加以考试,称为“解试”。解试合格后,即取得了参加礼部举行的省试的资格,由府州解送到尚书省。其初每州根据人口多少限贡一至三人,而事实上人数并无严格限制。

猜你喜欢

  • 秘书郎中

    官名。三国魏文帝黄初(220—226)初置,秘书署属官,亦称“秘书郎”。两晋因之,南朝宋以后多称秘书郎,或亦称此名。《梁书·王份传》: “(王佥)策高第,除长兼秘书郎中。”北魏初称秘书郎,孝文帝太和二

  • 森约

    唐古特官。清分设于前后藏,为达赖与班禅宫中之官,设于前藏者,随侍达赖之起居,隶于森本堪布;设于后藏者,随侍班禅,隶于森琫堪布。民国时期沿置。

  • 大都督府主

    西夏官名。亦称大都督府令公。

  • 军校

    官名。辽朝为大详稳司下级军官。官名。任辅助之职的军官。《晋书·职官志》:“武帝甚重兵官,故军校多选朝廷清望之士居之。”清朝有步军校、护军校、亲军校等。见《清会典·事例·兵部官制》。

  • 悖义将军

    官名。北魏置。《魏书·阉官传》:“后(安南将军苻)承祖坐赃应死,高祖原之,削职禁锢在家,授悖义将军、佞浊子、月余遂死。”

  • 同佥大睦亲事

    官名。金章宗泰和六年(1206)由同佥大宗正事改名,正三品,置一员。

  • 军饷司

    官署名。清末度支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核全国海陆各军、长江水师、在京各旗、驻防旗兵、各省绿营、官设警兵饷项并各省报解协饷各事宜。置郎中三人,员外郎六人,主事三人。官署名。清末置,属

  • 东宫导客守舍人

    官名。南朝梁置,属东宫导客局。流外三品蕴位。

  • 东宫蒙古侍卫总管府

    官署名。元朝侍卫亲军机构。设于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其军士来自蒙古札刺儿、忙兀、兀鲁兀、弘吉剌、亦乞列思五部探马赤军。隶詹事院。二十二年,改为东宫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 行在兵部

    官署名。明永乐(1403—1424)中所置北京行在六部之一。参见“行在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