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二品将军

二品将军

两晋南北朝对位居第二品的各种名号将军的统称。将军的品位在各朝都有变化,两晋位二品的有骠骑、车骑、卫将军及诸大将军。其下置有长史、司马、主簿、功曹史等。禄赐与特进同。《晋书·职官》: “四征镇安平加大将军不开府、持节都督者,品秩第二,置参佐吏卒、幕府兵骑如常都督制,唯朝会禄赐从二品将军之例。”


官名总称。晋和南北朝时,对各种名号的二品将军的总称。西晋时二品将军有: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和各大将军;其属有长史、司马、主簿、功曹史等。

凡将军皆主武事,有的掌宿卫,有的掌驻守,有的掌征伐。在战争年代,所有将军都参予战争。同名将军,在不同朝代所掌有的相同,有的不同,其级别品位也有高有低。

猜你喜欢

  • 尚书运曹郎

    即“运曹郎”。

  • 委署

    参见“署缺”。

  • 副直监

    官名。北齐置,员二人。属太子门下坊殿内局。隋改殿内局为内直局,置内直监、内直副监。

  • 翰林学士

    官名。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由翰林供奉改名,选任有文学才能的朝臣,置于学士院,入直内廷,以备随时宣召,撰拟文字。初为文学侍臣,后渐成定制,凡任免将相、册立太子、号令征伐、宣布大赦等机要内命,皆由

  • 小司乐下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大司乐司次官,亦称司乐下大夫。佐大司乐中大夫掌音律,教授乐舞,管理各种伎乐的演奏。正四命。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改大司乐为乐部,遂改称“小乐部下大

  • 小论

    官名。 吐蕃副相, 曰论茞扈莽, 置一人, 与大相、都护、内大相、内副相、小相、整事大相、副整事、小整事共任国事。

  • 同佥储政院事

    官名。元置,为储政院的佐官,员额二人,秩正四品。

  • 别食

    北周封爵食邑制度。《周书·窦炽传》:“保定元年(561),(炽)进封邓国公,邑一万户,别食资阳县一千户,收其租赋。”其邑一万户是空有名义的虚封,能实际收到租赋的是别食之一千户。

  • 宫闱局丞

    官名。即宫闱丞。

  • 承直郎

    散官名号。北宋始置。前期为正六品下文散官。神宗元丰三年(1080)废罢。徽宗崇宁二年(1103)改置为选人新寄禄官,取代旧寄禄官留守、节度、观察判官。从八品。金再置为文散官,以授正七品下文官。元朝沿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