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通十三仓监督
官名。清代于京城建有禄米仓、南新仓、旧太仓、海运仓、北新仓、富新仓、兴平仓、太平仓、储济仓、本裕仓、丰盖仓等十一仓;于通州建有中仓、西仓二仓。统称为京通十三仓。各省运到京城的漕粮、按种类或支放用途分存各仓。白粮专供内府及王公、百官等食用,一般漕粮供发放八旗官俸兵米与养马饲料。各仓设满、汉监督二人。在京十一仓监督,由户部于各衙门保送记名人员内按次补用。通州二仓监督,由仓场侍郎于京仓监督内调补。分掌京、通各仓出纳事务。并有经承二十六人,攒典二十八人,协理各仓事务。
官名。清代于京城建有禄米仓、南新仓、旧太仓、海运仓、北新仓、富新仓、兴平仓、太平仓、储济仓、本裕仓、丰盖仓等十一仓;于通州建有中仓、西仓二仓。统称为京通十三仓。各省运到京城的漕粮、按种类或支放用途分存各仓。白粮专供内府及王公、百官等食用,一般漕粮供发放八旗官俸兵米与养马饲料。各仓设满、汉监督二人。在京十一仓监督,由户部于各衙门保送记名人员内按次补用。通州二仓监督,由仓场侍郎于京仓监督内调补。分掌京、通各仓出纳事务。并有经承二十六人,攒典二十八人,协理各仓事务。
官名,汉置,掌收工税等。详“工官”、“工官令”条。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司土中大夫陶工中士佐官,员一人,正一命。
①官署名。北宋神宗元丰(1078—1085) 改制前置,属三司,掌点检帐目,设提举官一人。元丰改制废。②吏名。北宋前期于帐司置,选后行吏人充任。(1)宋提举帐勾磨勘司等的简称。(2)宋代诸州分职吏名,
清代专修理藩院则例的机构。属理藩院,不定期开设。《理藩院则例》编订于康熙时,乾隆时作过修订,但未专门设馆。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四月始置则例馆,设纂修官四人,校对官八人,翻译官、誉录官各十人,从
清制,亲王、世子、郡王的侧室,凡生有子女者,可封侧福晋。福晋,满语,妻子或贵妇之意。额定,亲王封侧福晋四人,世子、郡王封侧福晋三人,奉特旨赏给者不拘额数。其冠服比福晋降一等。每年一次由宗人府汇奏请封,
官名。金置,属掖庭局,掌皇后医药之事,以尚药局、太医院官兼。
官名。北魏道武帝天兴三年(400 )置,职比谏议大夫,规讽时政,匡刺非违。
官名。北周置。佐御饰大夫掌御饰,正一命。官名。见“御饰大夫”。
官名。见“公府集曹”。
官制用语。即官员目前所有的任职资格。《魏书·崔挺传》: “后改定职令,(崔)振本资惟拟五品,诏曰: ‘振在郡著绩,亦有褒升。’除太子中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