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伍伯

伍伯

1、“五百”的别称。汉朝“五百”为官府小吏,掌护卫、引导、行杖等。参看“五百”条。

2、即“伍长”。晋崔豹《古今注》:“伍伯,一伍之伯也。伍人曰伍,伍长为伯,故称五伯。一曰户伯。”


又作伍百、五百。(1)郡门下吏名。《三国志·魏书·梁习传》注引《魏略·苛吏传》记“宏农太守……使五百曳五官掾孙弼入。”又“后汉书·文苑·祢衡传”载:“江夏太守黄祖……怒,令五百将出,欲加箠。”是三国魏承汉置之,职主曳箠罪犯。至南朝宋,又主导从,《宋书·百官志下》说:“诸官府至郡,各置五百者,旧说,古君行师从,卿行旅从,五百人也。今县令以上古之诸侯,故立四五百,以象师从旅行,依古义也。韦曜曰:五百字本作伍伯。伍当也,伯道也,使之导引当道伯中以驱除也。”(2)县门下吏名。见“县门下小吏”。

猜你喜欢

  • 右推案

    见“左右推案”。

  • 亚师

    少师之别称。

  • 山北东西道提刑按察使

    官名。元朝山北东西道提刑按察司长官。参见“提刑按察使”。

  • 太平天国后期在“王”下陆续增设的“六等爵”之一。由“豫王”演变而成。天历甲申四年(1854),封胡以晃为豫王,后革去,改称“天豫”始有是爵。位在燕爵之下,为六等爵之第五等。系衔加“天”字,又别冠一字以

  • 饔人

    官名。春秋时齐国置。掌饮食烹调。《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公膳日汉鸡,饔人窃更之以鹜。”杨伯峻注: “饔人,主割烹之事者”。《昭公二十五年》:“及季姒与饔人檀通”。杜预注: “饔人,食官”。官名。周

  • 双眼花翎

    服饰名。亦称二眼花翎。清朝官员所戴花翎之一。即孔雀羽尾端为二眼者。依例贵族中封镇国公、辅国公及和硕额驸者戴之。乾隆(1736—1795)中因功绩伟茂得赐者有傅恒、尹继善、兆惠、阿桂、福康安等人。

  • 大拜

    旧以大拜称宰相。明清大学士如同旧之宰相,故亦以大拜别称之。

  • 督练公所

    官署名。清末各省军政机构。光绪三十年(1904)设。掌理该省新旧各军及筹备粮饷、编练队伍等事宜。置督办一人,由该省原管之将军、都统、督抚兼充,总管所务; 军事参议官一人,承督办之命综理所务。下设筹备科

  • 奥鲁官

    官名。奥鲁为蒙古语,意即老小营,指征戍军人的家属所在。蒙古国时期,男丁充当军士出征,家口以千户为编制在后方或随军从事生产,经营畜牧和其他生产, 供应前方,称为奥鲁。灭金以后,在江淮以北区置奥鲁官(蒙古

  • 总统府第三局

    国民党政府总统府的内部机构。掌理有关军事命令的宣达、文件的呈转及其他有关军务事项。设中将局长一人,中、少将副局长一人或二人,少将高级参谋五至七人,上、中、少校参谋十五至二十一人,中、少校副官一至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