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侍郎

侍郎

官名。①皇帝侍从官。西汉武帝以后置,为郎官之一,隶光禄勋,宿卫宫禁,侍奉皇帝。亦供尚书、黄门等官署差遣。东汉五官、左、右中郎将署皆置,名义上备宿卫,实为后备官员。秩比四百石。魏、晋省。北魏初亦置于禁中,掌侍卫,隶属不详。②尚书台 (省) 郎曹长官。西汉武帝以后或以侍郎供尚书署差遣,东汉设为固定官职,尚书台六曹各置六员,分隶列曹尚书。初入台称郎 (郎中),任职满三年(一说满一年) 者始得称此。亦统称为“尚书郎”。魏晋南北朝资深勤能之尚书郎得转侍郎,参见“尚书郎”。③六部次官。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始于尚书省吏、民、礼、兵、刑、工诸部置,正四品。唐朝因之,改民部为户部,吏部正四品上,诸部正四品下。历朝沿置。高宗龙朔二年 (662) 改名少常伯,咸亨元年 (670)复旧。中唐以后,六部尚书多为外官带职,部务实由侍郎主持。五代因之。北宋前期为四品寄禄官,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后成为职事官,从三品。辽朝为南面朝官,无实际职掌。西夏、金皆置,金正四品。元朝罢尚书省,改隶中书省,正四品。明初因之,后罢中书省,与尚书并为六部堂官,直隶皇帝,权任更重,分置左、右,正三品。清初六部、理藩院次官称参政,顺治元年 (1644) 复改此名,左、右侍郎各有满、汉员,初定满、汉军员正二品,汉员正三品,顺治十六年改皆正三品,康熙六年 (1677) 复旧制,九年复改皆正三品,雍正八年 (1730) 皆升正二品。清末新设各部亦置。宣统三年 (1911)改名副大臣。详见各条。④“黄门侍郎”、“中书侍郎”、“散骑侍郎”等官的省称。⑤汉朝置为诸侯王国属官,掌侍从左右,隶郎中令。魏晋南北朝亦置,掌赞相威仪,通传教令。魏、西晋王、公、侯等国皆置,八品,位在典书令下。东晋改在常侍下,侯国以下不置。南朝或分置左、右,宋八品,梁一班至流外二班不等,陈九品至流外不等。北魏、北齐略同,九品至流外不等。隋初因之,王、公、侯、伯、子、男国多置,自视正九品至流外不等。炀帝废伯、子、男,改国官为府官。唐朝王府置四员,与师(傅)、常侍皆掌表启书疏、赞相礼仪,玄宗开元 (713—741) 中废。⑥十六国西秦高级执政官员,置中、左、右各一员。参见 “中侍郎”。⑦ 麴氏高昌国官名。位次八部司马,在校书郎上。与司马相监检校诸城,名为城令。⑧唐高宗时置”兰台侍郎”,为秘书少监改称。参见“秘书少监”。⑨五代后梁太祖开平二年(908) 改尚书左、右丞为左、右司侍郎,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复旧。参见“尚书左丞”。


官名。秦汉时郎中令的属官有侍郎,掌侍从,为宫廷近侍。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郎中令》。东汉尚书令的属官有侍郎,掌起草文书。见《后汉书·百官三·尚书令》。魏晋尚书的属官皆有侍郎,还有散骑侍郎,与侍中、黄门侍郎共平尚书奏事。见《晋书·职官志》。其后各朝多相沿。隋唐中书省门下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都有侍郎,为其长官的副职。见《新唐书·百官一、二》,参看《隋书·百官下》。其后历代多相沿。明代侍郎分左右。见《明史·职官一》。清沿明制,见《清史稿·职官一》。

猜你喜欢

  • 左右武卫府

    官署名。隋开皇中置,设大将军各一人,掌领外军宿卫。所属有长司、司马、录事及仓、兵等曹参军、法曹行参军各一人,行参军三人。

  • 尚书下舍

    魏晋南北朝诸曹尚书办公之署。因设在宫禁中,亦称“尚书下省”。《宋书·二凶传》: “移江夏王义恭住尚书下舍。”《梁书·到洽传》: “旧制,(御史) 中丞不得入尚书下舍,洽兄溉为左民尚书,洽引服亲不应有碍

  • 通奉大夫

    散官名号。北宋前期为正四品下阶文散官。神宗元丰三年(1080)废。徽宗大观二年(1108),以寄禄官右正议大夫改置,从三品。金朝置为文散官,从三品中。元朝改从二品,宣授。明朝为从二品,升授。清为从二品

  • 常侍

    ① 西汉加官名号,加之者得常侍从皇帝左右,职甚亲近。有中常侍、骑常侍、常侍骑、武骑常侍、常侍郎等名目,泛称常侍。② 中常侍、内常侍等宦官的简称。详见各条。③散骑常侍、散骑中常侍、通直散骑常侍、员外散骑

  • 邦伯

    周朝诸侯之长。《尚书·周书酒诰》:“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召诰》:“周公乃朝用书命庶殷,侯、甸、男邦伯。”指州牧、州刺史。《书·召诰》:“命蔗殷,侯甸男邦伯。”注:“邦伯,方伯,即州牧也。

  • 教育部

    民国置,为中央行政机关之一。民国十六年国民政府改其为大学院,十七年又改称教育部,管理全国学术及教育行政事务。下设总务、高等教育、普通教育、社会教育、蒙藏教育五司及编审处。设长官部长一人,政务次长一人、

  • 小内史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春官府内史中大夫属官,正一命。职掌参见“内史中大夫”。

  • 中统军

    官名。北魏置。《魏书·房法寿传》: “高祖南伐,征为步兵校尉,直阁将军,中统军”。

  • 葆子

    秦朝一种特殊身分的人,见于《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其身分有两说:一说即汉朝的任子。《汉书·哀帝纪》:“除任子令”。颜师古注:“任,保也。”保与葆通,故葆子即任子。一说政府将前线官吏、将士之父母妻

  • 陕西司员外郎

    官名。即“陕西清吏司员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