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官名。西周置。春秋战国及后代沿置。国君辅相称太傅、少傅,太子辅相多称太子太傅、太子少傅。汉朝太子少傅和诸侯王国亦省称傅,分别参见各条。魏晋诸王及侯国亦置。宋朝为亲王府官,虽有其名,然未尝除授。明朝初年,为王府官,左、右二人,从二品,以辅导诸王。洪武九年(1376)罢。


1、相。《广雅·释言》:“傅,相也。”

2、冢宰。《诗·大雅·崧高》:“王命傅御。”笺:“贰王治事,谓冢宰也。”

3、太子太傅与太子少傅的合称。《后汉书·桓荣传》:“(帝)曰:‘欲置傅者,以辅太子也。今博士不难正朕,况太子乎?’即拜(张)佚为太子太傅,而以荣为少傅。”

4、汉朝王国官属。《后汉书·百官五·王国》:“皇子封王,其郡为国,每(国)置傅一人,相一人,皆二千石。本注曰:傅主导王以善,礼如师,不臣也。”汉王国之傅,初称太傅,成帝改太傅曰傅。见《后汉书·百官五·王国》。唐朝王府置傅一人,掌辅正王之过失。见《新唐书·百官四下》。宋有其官名,而不授其官。

猜你喜欢

  • 附义中郎将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为从五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

  • 路阴阳学教授

    官名。元置,属路总管府,掌教阴阳学学生,员额一人。

  • 同文馆管理大臣

    官名。清末同文馆之总管官。由总理大臣内特简,无定员。总管同文馆事务。下设提调二人,帮提调二人,负责安排课程及督察学生。

  • 会计科

    官署名。① 清末各省提学使司所属六科之一。光绪三十二年 (1906) 设。掌学务公所经费之收支报销,核检省会及各府、厅、州、县教育费用是否合度。凡各学校建造营缮之事,亦归考核经理。置科长一人、副长一人

  • 镇守辽东等处将军

    见“盛京将军”。

  • 内务府总管大臣

    即“总管内务府大臣”。官名。清置此官,为内务府长官,掌内务府政令,供御诸职,无所不综。其属有:堂郎中、主事、广储司六库郎中、员外郎、司库使等。堂郎中、主事掌文职铨选、章奏文移。广储掌六库出纳,织造,织

  • 狱小史

    官名。西晋置,为县属吏。县分职吏名。晋置,见《晋书·职官志》。其职掌当好汉代的“狱掾史”,参见该条。

  • 北岳国将

    官名,王莽置。《汉书·王莽传》:“辰星司谋,北岳国将典致时寒,玄炜和平,考星以漏。”

  • 协都统

    军阶名。清末新陆军上等官阶之一。光绪三十年(1904)定新陆军官员等级,分三等九级,始置。为上等第三级,任统领官,秩视副将,阶从二品。宣统元年(1909)修订,军佐冠以军医、制械等字样。

  • 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

    官名。清置,简称提刑按察使,掌振扬风纪,澄清吏治等,详见“提刑按察使”条、《清史稿·职官三·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