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尉
六尉,既指六尉郡,也指六尉郡大夫。王莽分三辅为六尉郡,每郡置大夫一人,职如郡太守。《三辅黄图·三辅治所》说:“分三辅为六尉郡,渭城、安陵以西,北至栒邑、义渠十县,属京尉大夫府,居故长安寺;高陵以北十县,属师尉大夫府,居故廷尉府;新丰以东,至湖十县,属翊尉大夫府,居城东;霸陵、杜陵以东至蓝田,西至武功、郁夷十县,属光尉大夫府,居城南;茂陵、槐里以西,至汧十县,属扶尉大夫府,居城西;长陵、池阳以北,至云阳、祋祤十县,属列尉大夫府,居城北。”
六尉,既指六尉郡,也指六尉郡大夫。王莽分三辅为六尉郡,每郡置大夫一人,职如郡太守。《三辅黄图·三辅治所》说:“分三辅为六尉郡,渭城、安陵以西,北至栒邑、义渠十县,属京尉大夫府,居故长安寺;高陵以北十县,属师尉大夫府,居故廷尉府;新丰以东,至湖十县,属翊尉大夫府,居城东;霸陵、杜陵以东至蓝田,西至武功、郁夷十县,属光尉大夫府,居城南;茂陵、槐里以西,至汧十县,属扶尉大夫府,居城西;长陵、池阳以北,至云阳、祋祤十县,属列尉大夫府,居城北。”
官署名。见“审官院”。
官府文告。《荀子·强国》:“发诫布令而敌退,是主威也。”
见“特授”。明清任用官员方式之一。由皇帝直接选用。如明制,大学士与吏部尚书的任用,由皇帝以特旨任命之。
官名。《周礼》地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一党行政的长官。掌党的政教禁令。《周礼·地官》:“党正,每党下大夫一人”,“各掌其党之政令教治,及四时之孟月吉日,则属民而读邦法,以纠戒之。春秋祭禜,亦如之。国索
官名。辽代设敌烈麻都司,掌管礼仪,其官有总礼仪事。见《辽史·百官志一·敌烈麻都司》。官名。辽置,为敌烈麻都司的佐官。见“敌烈麻都司”。
官名。三国吴置。属典军 (吴置中、左、右典军,掌禁军)。《三国志·顾雍传》: “ (丁) 谞至典军中郎。”官名,三国吴置,属典军,掌禁军。《三国志·吴书·顾邵传》:“初,钱唐丁諝出于役伍……邵皆拔而友
见“宫观官”。
官制用语。即下诏除授官职,适用于较高级官员的任命。《隋书·百官上》: “(南朝陈定官品并遵梁制) 为十八班,而官有清浊,自十二班以上并诏授,表启不称姓。自十一班至九班,礼数复为一等。”
官名。殿内省官,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置,一员,从五品。官名。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置,为殿内省的佐官。唐武德初改为殿中丞。
官署名。元世祖至元二十年 (1283)从尚食局生料野物库分出,隶宣徽院。秩从五品,置提点、大使各二员,副使三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