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六尚

六尚

①官名合称。秦朝指给事殿中的尚冠、尚衣、尚食、尚沐、尚席、尚书。隋朝指内官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工,炀帝置为女官六局之长。唐朝沿置,以称宫官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又称诸尚书,为六局之长; 金同唐制,为宫人女官; 明朝亦为女官六局之长。又为六部尚书简称。《艺文类聚》卷四八《隋江总让吏部尚书表》:“窃以汉置五曹,方今六尚; 魏隆八凯,拟古六卿。”②官署名合称。隋、唐、宋殿中省所统尚食、尚药、尚酝、尚衣、尚舍、尚辇六尚局省称。


秦宫中置六尚,即尚冠、尚衣、尚食、尚沐、尚席、尚书,掌诸供奉。见《通典·职官八·殿中监》。隋朝殿内省有尚食、尚药、尚衣、尚舍、尚乘、尚辇六局;唐改属殿中省,制与隋同,也称六尚。见《隋书·百官下·殿内省》、《新唐书·百官二·殿中省》。隋唐宫中女官有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工,也称六尚。见《隋书·后妃传序》、《新唐书·百官二·宫官》。六部尚书也称六尚。六部尚书,梁指吏部、祠部、度支、左户、都官、五兵六尚书;北齐为吏部、殿中、祠部、五兵、都官、度支六尚书;隋为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度支、工部六尚书。见《隋书·百官上、中、下》。唐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尚书。见《新唐书·百官一》。

猜你喜欢

  • 卫尉院

    官署名。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由太仆院改名,兼领武备监。掌马匹出纳、马具制作及武器缮治出纳。二十一年武备监独立为寺。二十四年罢,改置太仆寺。官署名。元世祖至元二十年置,掌阿塔思马匹,受给造作鞍辔

  • 朝报

    文书名。又称邸报。宋朝门下后省每日编定朝廷有关大事,由给事中审定,交都进奏院印发全国,称朝报。

  • 司弓矢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夏官之属有司弓矢下大夫二人, 中士八人,掌管弓矢。北周依《周礼》置司弓矢中士,正二命;司弓矢下士,正一命。属夏官府武藏中大夫。

  • 东京军巡使

    官名。辽朝置,为东京军巡院长官。武官名。辽置, 见“东京军巡院”。

  • 西藏办事长官

    官名。清代设西藏办事大臣,北洋政府时期改设西藏办事长官,职权大体如旧。唐古特官和喇嘛官虽为达赖喇嘛与班禅喇嘛的属官,但有关任免事项须与办事长官商议。参见“西藏办事大臣”。

  • 稽察宗学京堂官

    官名。清朝左、右翼宗学职官。掌总稽学课,每月考核学生经义、翻译与骑射。乾隆(1736—1795)初设,各满、汉一人,于京堂内请旨简派。

  • 百官

    众官群吏。《尚书·商书 ·伊训》: “百官总已以听冢宰。”《国语·周语上》: “百官御事。”

  • 都麴酒使司

    即“都麴使司”。

  • 大莫弗

    官名。十六国代置。《奚智墓志》: “君,故大人,大莫弗乌洛头之曾孙。”(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版二○七)

  • 驺骑

    官名,汉置,为皇帝、百官的导从护卫骑士。《汉书·惠帝纪》:“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曰皇太后,赐爵……外郎满六岁二级……驺比外郎。”注:“师古曰:驺本厩之驭者,后又令为骑,因谓驺骑耳。”《后汉书·舆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