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兵工署

兵工署

官署名。中华民国设置,隶属军政部,掌管全国兵工及有关兵工建设等事务;设总务、设计、检验、监察四科和兵工研究委员会、兵工材料购办委员会;其长官为署长、副署长。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属军政部。依照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公布的《军政部兵工署条例》规定, 设署长,副署长各一人,掌管全国兵工及关于兵工之一切建设事宜。署内分设四科、二会:总务科,掌理机密文件之拟稿,典守印信及文电之收发保管,本署庶务及会计事项;设计科,掌理军用枪炮弹药之制式画一,兵器之设计及统计,筹画与兵工有关的各种建设事项,要塞备炮事项,兵器材料及火药的分配事项;检验科,掌理各局厂出品的检验,各种材料及原料的检验,与兵工有关各种建设的检验;监查科,掌理各局厂出品的交付,各局厂内部的管理行政,各局厂的原料购进,各局厂废物的变卖;兵工研究委员会,掌理兵器器材之调查研究试验选用及各种新兵器的发明,兵工材料委员会专任兵器及兵工原料的购办事宜。军政部撤销后,兵工署改属“联合勤务司令部”,参见该条。

猜你喜欢

  • 相威将军

    将军名号。新莽置。时有相威将军李棽,见《汉书·王莽传》。杂号将军名,西汉末年王莽置,凡将军皆掌征伐。李棽曾任此将军。见《汉书·王莽传》。

  • 三太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合称。参见“太子太师”。

  • 门功曹书佐

    官名。东汉司隶校尉所属佐吏,主选用吏人。官名,掌选用,属司隶校尉。见《后汉书·百官志》。

  • 卫南都巡河官

    官名。金朝都水监属官,设于新乡,掌河防,管辖崇福上、崇福下、卫南、淇上四埽。人选由都水监廉举,领埽兵约二千人。

  • 六计

    周朝考察官吏的六项标准。《周礼·天官·小宰》:“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听,平治;廉,考察。

  • 部族节度使

    官名。辽、金朝皆置。辽掌契丹及其他部族军政、民政等事,并负责督察诸部动静,有平乱招抚之责。天赞元年(922),太祖下诏,分北大浓兀为二部,立两节度使以统之,为辽置部族节度使之始。统和十四年(996),

  • 外宰相

    官名。回纥官,置六人。

  • 署翼长营总

    官名。清朝八旗火器营职官,正三品,位在翼长之下。于各营总内拣选充任。分掌章奏文移及内、外火器营训练之事。

  • 太子家令寺

    东宫官署。与太子率更寺、太子仆寺并号东宫三寺。北齐始置,属詹事府。设令、丞为长贰,主管东宫刑狱、膳食、仓储、奴婢诸务,领食官、典仓、司藏三署及内坊令、丞。隋朝罢詹事,三寺仍置。家令寺设令一员、丞二员、

  • 陆军镇监监副

    官名。清末陆军各镇监狱副长官。光绪三十四年 (1908) 设。每监一人,五、六品不等,以正军校或副军校充。承监长经理监狱庶务,并随同检查所属应办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