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典书长

典书长

官名。南朝梁伯、子国置,掌同王国典书令。参见“典书令”。

猜你喜欢

  • 散大夫

    官名。北魏置。属散官,无具体职掌。《魏书·屈遵传》: “(拓跋焘)乃赦(南部大夫屈)拔,免为散大夫。”一说即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职员令所载之散员大夫。

  • 内侍省都知

    官名统称。即宋朝内侍省左班都知与内侍省右班都知。

  • 左右屯营

    唐初禁军名。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太宗在玄武门置左右屯营,以诸卫将军统领,其兵称为“飞骑”。飞骑的拣点,是从二等以上户中选取身长六尺,体格壮健者,试以弓马四次以上,翘举、负重合格者。

  • 行枢密院

    官署名。辽、金、元三朝因军事需要,在地方所设临时军事行政机构,称简行院。官署名。(1)辽置,属北面行军官。设左右林牙、参军等,掌理行军事务。(2)金置,为枢密院的派出机构,根据军事需要在地方上设立,指

  • 招讨使司

    见“招讨司”。官署名。辽置,掌招讨事。其官有知招讨事、有监军。见《辽使·百官志二·北面边防官·西北路招讨使司》。

  • 长随

    官名。明洪武二十八年 (1395) 始置,各监均置,正六品,后渐为次等宦官,受役于有权势的太监。隶司礼监。平日看守六科廊、报水、巡街、礼仪房。夜间奉命寻查火警, 齎送大臣赏赐, 收接表笺礼物等,均为差

  • 参事厅

    官署名。清末学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本部法令章制之起草、核审。置参事四人。

  • 尉氏

    官名,即司寇,掌刑狱。《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臣戮余也,将归死于尉氏,不敢还也。”注:“尉氏,讨奸之官。”疏:“归死尉氏,犹言归死于司败,明尉氏主刑人,故为讨奸之官。”《汉书·地理志·陈留郡》:“尉

  • 大司攻

    官名。同“大司工”。春秋时期始见。见《鄜大司攻鬲铭》。参见“大司工”。

  • 右客省使

    官名。辽朝置,为南面官。客省官员,在左客省使下。官名。辽置,为客省的佐官,地位在都客省、客省使、左客省使之下。见“客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