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警卫机构。见“左右宗卫率府”。
官名。据《明会典》记载,明代于直隶、江南以管河郎中司河帑出纳;山东则以郎中与主事、副使分掌。
北洋政府时期临时执政府的内部机构。掌府内医疗之事,职官设置不详。
官名。唐朝萨宝府供职官,协掌祆教事务,视流外勋品。参见“萨宝府”。
满语官署名。即“打牲乌拉衙门”。布特哈,意为“渔猎”。
泛指中书诸官,掌图书秘记章奏等事。《汉书·石显传》:“(石显)少坐法腐刑,为中黄门,以选为中尚书。宣帝时任中书官……恭死,显代为中书令。”
明代铨选方式之一。不定期举选,以恩例铨任举人为官。
试任。为汉朝官吏任用制度之一,一般以一年为期,称职者可实授其职。《汉书·朱云传》:“可使以六百石秩试守御史大夫,以尽其能。”官吏在未正式任命前,令其试任比其职位高的官职,看其是否胜任,称试守。《后汉书
官名。南朝梁伯、子国置,掌同王国典书令。参见“典书令”。
官名。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 置,与抚东、抚南、抚北将军合称四抚将军。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三班,地位相当于征西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