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行参军
官名。晋代设置,见“行参军”。
官名。晋代设置,见“行参军”。
见“教坊司”。
即“三司推勘公事”。见“三司推勘院”。
官署合称。隋朝陇右牧所属军马署,每牧置仪同及尉、大都督、帅都督等员。
官署名。元朝置,掌宫室帷幙帐房陈设,牧养骆驼,供进乳酷。初于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设尚舍监,秩正四品。武宗至大元年(1308),改为尚舍寺,升正三品。四年,复改为监,不久,又改为寺。仁宗延祐三年(
官名。突厥阿史那氏部大臣,世袭其官而无员限。
官名。东汉置。隶光禄勋所属虎贲中郎将,秩比二百石,掌宿卫侍从。久者,以才能高低转迁虎贲郎中、虎贲侍郎,以至虎贲中郎。官名,汉置,属虎贲中郎将,俸比二百石,掌宿卫侍从。见《后汉书·百官志二·光禄勋》。
官署名。南宋高宗绍兴 (1131—1162) 中置,总管天下帐状,由户部左曹郎中、员外郎兼领。
官制用语。宋朝官员被贬责至远地州军,遇赦恩量移近里州军,再遇赦恩则取消对其居住地的限制,称逐便。宋制, 官员被贬谪至边远地区,遇恩赦可量移至离京师较近的地区。若再遇恩赦,便取消对其居住地区的限制,可任
乡官名。晋朝千户以下乡置,位次啬夫。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师氏中大夫土训中士佐官,正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