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内给事

内给事

官名。北魏置,侍从禁闱,任用士人。《魏书·杨播传》: 杨椿“以端慎小心,专司医药,迁内给事,与兄播并侍禁闱。”隋朝为宦官,于内侍省置四员,从五品下; 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内承直。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复名内给事,置十员,从五品下,仍为宦官,掌承旨劳问,分判内侍省事。


官名。隋唐皆置,属内侍省。《新唐书·百官二·内侍省》:“内给事十人,从五品下。掌承旨劳问,分判省事。凡元日、冬至,百官贺皇后,则出入宣传,宫人衣服费用,则具品秩,计其多少,春秋宣送于中书。”

猜你喜欢

  • 中护将军

    官名。北魏置。《魏书·伊馛传》: “世祖贤之,遂拜 (馛) 为中护将军、秘书监。”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 职员令未载。

  • 刀剑备身统军

    参见“刀剑备身五职”。

  • 仔却本色

    唐古特官。清分设于前后藏,为达赖与班禅宫中之官。为协助却本堪布管理诵经、礼拜、供养等事的喇嘛,隶于却本堪布。民国时期沿置。

  • 礼仪使

    官名。唐朝玄宗开元十年(722)以他官知礼仪事,始称使,专掌五礼。天宝九载(750)始定置不改,亦称礼仪祠祭使,多以太常卿、六部尚书或侍郎充任。代宗大历五年(770)罢,事归太常,七年复置,德宗建中元

  • 中京都总管府

    官署名。辽朝置。总领中京军民政事。

  • 大资

    宋朝资政殿大学士别称。

  • 文书名。最初只作为一般书札。《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右师不敢对,受牒而退。《汉书·路温舒传》:“取泽中蒲,截以为牒。”至唐,始定为官府文书,属上行文之一种。唐制,凡下之上达,其制有六,牒为其一,乃

  • 中外诸军

    即“都督中外诸军事”的省称。

  • 噶布什贤噶喇依昂邦

    满语官名。武职。汉译为“前锋统领”。

  • 职币

    官名。《周礼》天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收敛官府结余的费用财物。《周礼·天官》: “职币,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贾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掌式法以敛官府都鄙与凡用邦财者之币,振掌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