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内署

内署

1、官署名,汉置,属少府,其长官称内署令,秩六百石,掌内府衣物。《后汉书·殇帝纪》:“減太官、導官、尚方、内署诸服御珍膳靡丽难成之物。”注:“内署,掌内府衣物。秩皆六百石。”

2、唐、宋两朝为翰林学士院的别称。因其居处禁内又专掌内制,故有此称。《唐会要·翰林院》:“故事,三署除拜,有光署钱,以宴旧僚,内署即无此例,(陆)扆入相之日,送学士光院钱五百贯,特举新例,内署荣之。”


官署名。东汉少府所属,《后汉书·殇帝纪》载:“其减太官、导官、尚方、内署诸服御珍膳、靡丽难成之物。”注:“内署,掌内府衣物。”

猜你喜欢

  • 题差

    任官制度。明朝户部十三司官员三差之一。疏名上请而任。详见“注差”。

  • 籴便司

    见“河北籴便司”。

  • 赞教

    官名。明清道官之一。分掌道教事务。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设二人,隶属于龙虎山正一真人。清顺治(1644—1661)中沿设四人,由正一真人保举、报部给札。秩七品。依例升补提举,缺出由知事升补。

  • 六曹清吏司

    官署名。明永乐元年(1403)于北京行部下置。分吏、户、礼、兵、刑、工六曹。刑曹置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四人,照磨、检校各一人,司狱一人。其余五曹分置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人。后户曹增主事三人。十八

  • 椒房

    妃嫔号。北魏置。北魏初,后宫除皇后外,皆称夫人。太武帝时,增左、右昭仪及贵人、椒房、中式数等。见《魏书·皇后列传》。1、后妃的代称。皇后所居之房,以椒涂壁,故称椒房。因皇后所居,故为后妃的代称。《汉书

  • 秘书监丞

    官名。明洪武二年(1370)于秘书监置,一人,寻增一人,佐监令掌宫廷藏书。十三年罢。官名。元代改称秘书丞为秘书监丞,地位在秘书少监之下。

  • 司烜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有司烜氏下士六人,掌管用阳燧向日光取明火,用镜子向月光取明水,以供给祭祀用的明齍(用明水洗涤后祭祀所用的谷物)、明烛、明水。国家有大事,供给竖立在门外和门内的大烛。修治京城与军旅

  • 内直局副监

    参见“内直副监”。

  • 家车吏

    官名。刘邦为汉王时所设。《汉书·功臣表》记齐受曾任此职。颜师古注:“主汉王之家车,非军国所用。”

  • 六部僚

    官名。太平天国后期增设之朝上职官。“杨韦事变”后始设,以便从事朝中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工作。因六部以天、地、春、夏、秋、冬定名,故属吏部者称天僚,属户部者称地僚,属礼部者称春僚,属兵部者称夏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