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军吏

军吏

军队中各级长官的统称。包括军中文职人员。《周礼·夏官·大司马》:“军吏载旗。”郑玄注:“军吏,诸军帅也。”贾公彦疏:“谓从军将至下伍长皆是军吏也。”《汉书·韩信传》: “信谓军吏曰: ‘赵已先据便地壁,且彼未见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阻险而还。”


1、军帅。《周礼·夏官·大司马》:“王载大常,诸侯载旂,军吏载旗。”注:“军吏,诸军帅也。”

2、主将属下的文官武将。《汉书·韩信传》:“(韩)信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壁,且彼未见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阻险而还。”《汉书·陈胜项籍传》:“(项)梁谓军吏曰,陈王首事。”“章邯使使见羽,欲约。羽召军吏谋曰:‘粮少,欲听其约,’军吏皆曰:‘善’。”

猜你喜欢

  • 升用

    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乃任用官员之方法。指官员依照流品循序升迁之例。凡内外官入月选升班者,或以开列具题,或以论俸引见,或以请旨,或以保题,或以推升、或以保送升授新职,皆称升用。

  • 团副

    军官名。北洋政府设置,为团的副长官,由中校或少校充任。

  • 延昌宫汉人行宫都部署司

    即“延昌宫南面行宫都部署司”。

  • 次舍

    官吏所居官署及其值宿退息处。《周礼·天官·宫正》:“以时比宫中之官府、次舍之众寡。”《史记·吴王濞传》:“治次舍,须大王。”

  • 部校

    官名,汉置,即部校尉的简称,详“部校尉”条。

  • 点勘文字

    官名。宋置,为发运使所属,主管文书。

  • 殷绍嘉公

    东汉对殷(商)后孔安的封号,后又改封为宋公。《后汉书·百官志五》:“卫公、宋公。本注曰:建武二年,封周后姬常为周承休公;五年封殷后孔安为殷绍嘉公。十三年,改常为卫公,安为宋公,以为汉宾。在三公上。”

  • 宣武都尉

    散阶称号。清朝武职从四品之封赠。初,武职中属绿营者从四品封宣武将军,乾隆二十年(1755)改宣武大夫: 属八旗者从四品封中宪大夫。三十二年,统一为宣武大夫。五十一年,改此称,遂为定制。官名。清代武阶官

  • 部族司徒

    官名。辽部族中有惕隐之官,汉名为司徒,属北面部族官。其官署称部族司徒府。参见“惕隐”。

  • 司关大夫

    官名。即司门郎中,唐高宗龙朔二年(662) 改,咸亨元年 (670) 复名司门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