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十三州

十三州

(1) 两汉监察区和行政区划。两汉以司隶校尉和十二州刺史监察京畿和全国郡县。其所部京师地区和十二州是监察区,亦合称十三州。东汉末改刺史为州牧,州始成为郡以上的行政区划。东汉的刺史所部的州与东汉末作为行政区的州,各有治所。两汉的十三州,其名称为:司隶(司隶校尉所部,治所在河南,今河南省洛阳市),豫州(治所在谯,今安徽省毫县),冀州治所在鄗,今河北柏乡县),兖州(治所在昌邑,今山东省金乡县),徐州(治所在郯,今山东省郯城县),青州(治所在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荆州(治所在汉寿,今湖南省常德县东),扬州(治所在历阳,今安徽省和县,后移治今寿县),益州(治所在雒,今四川省广汉县),凉州(治所在陇,今甘肃省张家川),并州(治所在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幽州(治所在蓟,今河北省蓟县),交州(治所在广信,今广西省梧州市)。

猜你喜欢

  • 射声丞

    官名,汉置,为射声校尉佐官,六百石,掌文书。参看“射声校尉”条。

  • 西北路戍长司

    官署名。辽朝北面官,总领西北路戍兵。置戍长等职。

  • 司聪大夫

    官名,西汉末年王莽置,秩比二千石,为五谏官之一,掌谏司过失。见《汉书·王莽传》。参看“司中”条。

  • 大尉

    现军衔。尉官的最高一级,其职一般为营长。

  • 封桩上库

    见“封桩库”。

  • 县正堂

    县长官正式办公的地方是县衙的正堂,县官所出文告,有时用它做县长官的代称。

  • 核实司

    官署名。金置,属户、工二部。掌核实营造材物、工匠价值等事。主官有管勾一人,从七品。

  • 步卒

    春秋时隶属于战车的战斗步兵。省称为卒,亦称作徒。其时实行军赋制度,军队是以井田制的地方组织建制编组起来的。出军时,一个大夫要出战车百乘,并配备好战车上的人员,军官就是大夫的家族和依附于他的甲士,步卒即

  • 西行作

    官署名。明朝内府所属机构,隶内官监,设宦官进行管理。与木作、瓦作、东行作等负责营造宫室、陵墓等事。

  • 翊军将军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末刘备置,统兵。《三国志·赵云传》: “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三国蜀、十六国成沿之。北齐时从二品。隋初列为散号将军,六品上,炀帝大业三年(607)罢。杂号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