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博闻师

博闻师

官名。战国赵置,君王顾问。《史记·赵世家》: “武灵王少,未能听政,博闻师三人,左右司过三人。”


官名,战国时赵国置,掌通古今,备顾问应对。《史记·赵世家》:“武灵王少,未能听政,博闻师三人,左右司过三人。”

猜你喜欢

  • 右文殿修撰

    官名。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改集贤殿修撰置,为贴职,从六品。官名。宋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改集贤殿学士为集贤殿修撰,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改称右文殿修撰,地位次于集英殿修撰,为高等贴职。

  • 护军将军

    官名。①西汉将军名号。武帝时以韩安国为之,督护诸将军。不常置。②东汉献帝建安十二年 (207) 曹操改丞相府护军为中护军,其资重者迁护军将军,四品,职掌相同,典武官选举,与中领军(领军将军) 同掌禁军

  • 航海正

    海军相当官。北洋政府设于各舰,由上尉充任,掌航海事务。

  • 路道录

    僧官名。元代于路设道录司,以道录为主官,掌本路道教事务。其下有道正。

  • 显文阁待制

    见“显文阁”。官名,宋度宗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置,掌更直备顾问。位在学士、直学士之下。见《宋史·职官二》,参看“显文阁学士”条。

  • 中引大夫

    官名。元置,为从二品内侍散官。见《元史·百官七·内侍散官》。内侍阶官名。元置,秩从二品。

  • 图书使

    使职名。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以左相陈希烈充秘书省图书使。五代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3)以都官郎中庾传美为三川搜访图籍使。

  • 酒吏

    官名,为酒官的泛称,秦汉皆置。掌酒。《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高后令朱虚候刘章为酒吏。”其后,历代沿置,名称有变化,至南齐,食官局始置酒吏一人,掌供奉御酒。见《通典·职官七·光禄卿》。

  • 票旨

    亦称条旨或票拟,始于明宣德 (1426—1435)中。凡政府重要文书之处理,由内阁辅臣先行拟定办法,将所拟批答之辞,墨书写于票签上,进呈皇帝,再由皇帝朱笔批书。明后期皇帝多不问政,朱批实由宦官掌握。清

  • 鲁兵将军

    官名。北魏置。明元帝(409—423)时安原镇守云中,以功加此,后迁驾部尚书。见《魏书·安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