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四十二阶

四十二阶

金朝把文官自从一品至九品分为四十二阶。从一品,上叫开府仪同三司,中叫仪同三司,中次叫特进,下叫崇进。正二品,上叫金紫光禄大夫,下叫银青荣禄大夫。从二品,上叫光禄大夫,下叫荣禄大夫。正三品,上叫资德大夫,中叫资政大夫、下叫资善大夫。从三品,上叫正奉大夫,中叫通奉大夫,下叫中奉大夫。正四品,上叫正议大夫,中叫通议大夫,下叫嘉议大夫。从四品,上叫大中大夫,中叫中大夫,下叫少中大夫。正五品,上叫中议大夫,中叫中宪大夫、下叫中顺大夫。从五品,上叫朝请大夫,中叫朝散大夫,下叫朝列大夫(以前叫奉德大夫)。正六品,上叫奉政大夫,下叫奉议大夫。从六品,上叫奉直大夫,下叫奉训大夫。正七品,上叫承德郎,下叫中直郎。从七品,上叫承务郎,下叫儒林郎。正八品,上叫文林郎,下叫承事郎。从八品,上叫征事郎,下叫从仕郎。正九品,上叫登仕郎,下叫将仕郎。见《金史·百官一》。

猜你喜欢

  • 最高法院

    官署名。民国置,设在国民政府所在地,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其审理为:1、不服高等法院及其分院第一审判决之刑事诉讼案件及第二审判决之民事诉讼案件;2、不服高等法院及其分院裁定而上告案件;3、非

  • 分庭检察官

    官名。北洋政府于高等审判分庭内配置检察官一人,称为分庭检察官,执行检察事务,不另设分庭。

  • 淑仪

    官名。晋武帝置,九嫔之一,位视九卿。南朝沿置。十六国后赵亦置,员一人,位视上公。唐玄宗开元(713—741)中于妃下置,为六仪之首,掌教九御四德,率其属以赞后礼,正二品。宋朝置于贵仪下,属“嫔”,正二

  • 交州义士

    三国吴地方兵之一。募集交州地区百姓所组成的军队。

  • 清诏掾

    官名,汉三公府置,掌奉诏书出使察举诏书指定的事。在府称清诏掾,出使时称清诏使。《后汉书·第五伦传附第五种传》:“永寿中,以司徒掾清诏使冀州,廉察灾害,举奏刺史、二千石以下,所刑免甚众,弃官走者数十人。

  • 开国县公

    爵名。初指公爵中开国置官食封者,后仅为爵位名。食邑为县,故爵前常冠以所封县名。晋朝始置,位在开国郡公下,一品。南北朝沿置。梁位视三公,班次之。陈置为九等封爵第二等,二品,秩视中二千石。北魏孝文帝太和二

  • 定陇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班,拟折冲将军等号,大通三年(529)罢。

  • 开国侯

    爵名。初指侯爵中开国置官食封者,后仅为爵位名。食邑为郡或县,故爵前常冠以所封郡县名。晋朝始置,分开国郡侯、开国县侯二级,位在开国公下,二品; 南朝沿置,梁开国诸侯,位视孤卿、重号将军、光禄大夫,班次之

  • 总章伎伥

    南朝宋后宫女官名。为后宫舞蹈演员之长。

  • 陕西东路转运司

    官署名。金朝地方官府,掌本路税赋钱谷仓库出纳、权衡度量之制。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置于京兆府。长官为转运使、秩正三品。下设同知转运副使、副转运使、户籍判官等。参见 “转运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