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四辅

四辅

君王之辅佐大臣。《礼记·文王世子》:“设四辅及三公。”孔颖达疏引 《尚书大传》:“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辅,右曰弼。”西汉为太师、太傅、太保、少傅合称。平帝元始元年 (后1)置。位居三公上。以太傅领四辅事,总揽朝政。新莽指太师、太傅、国师、国将,始建国元年 (后9)置。位上公,居三公上。东汉废。十六国北燕前、后、左、右辅亦合称四辅。北周亦置,指大前疑、大右弼、大左辅、大后丞。明朝太祖设四辅官,以春、夏、秋、冬为名,实仅置春、夏二官,秋、冬阙。


古代君王的四位辅佐大臣,朝代不同,其官称也不一样。《礼记·文王世子》:“设四辅及三公。”疏:“《尚书大传》: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辅,右曰弼。”西汉平帝时四辅为太师、太傅、太保、少傅,位在三公上,总揽朝政。《汉书·平帝纪》:“安汉公、四辅、三公、卿大夫、吏民为百姓困乏献其田宅者二百三十人。”注:“张晏曰:王莽为太傅、孔光为太师、王舜为太保、甄丰为少傅,是为四辅。”西汉末年,王莽以太师、太傅、国师、国将为四辅,位上公。见《汉书·王莽传》。北周四辅指大前疑、大右弼、大左辅、大后丞。明太祖以春夏秋冬为四辅。

猜你喜欢

  • 都管伯克

    官名。清朝新疆回部官员之一。掌理兵马粮饷、官物文移之事。伊犁等地设六品伯克三人,阿克苏、库车等地设七品伯克九人。

  • 提领左藏南库

    官名。南宋置为左藏南库主管官,以侍从官充任。

  • 右通政

    官名。明清通政使司之副长官。佐主官掌司事。明洪武十年 (1377) 设,一人。并设誊黄右通政一人。南京通政使司亦设一人,皆正四品。清顺治元年 (1644) 沿设,汉二人。乾隆十年 (1745) 裁一人

  • 扬州鹰房打捕达鲁花赤总管府

    见 “淮东淮西屯田打捕总管府”。

  • 泾州丝局

    官署名。北齐置,设丞。隶太府寺中尚方署。

  • 左右振肃

    武官名。金置,属殿前都点检司。本为妃嫔护卫之长,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改称左右振肃, 秩正七品,掌妃嫔出入总领护卫导从。

  • 同知詹事院事

    官名。明初置为太子官属,以勋旧大臣领职。洪武二十二年(1389)置詹事院,遂罢。

  • 州帐下都督

    州门下吏名。三国魏置,职主州府兵卫。《晋书·良吏·胡威传》记胡威之父胡质在魏时任荆州刺史,其所属有帐下都督。胡质曾以事“仗都督一百,除吏名。”可见其虽有都督之名,实为地位卑下的武吏。

  • 火器营总统

    官名,清设此官。为火器营主官。清代康熙年间始置火器营,设鸟枪护军,每人鸟枪一支,并有子母炮,专司练习火器。《清史稿·职官四·火器营》:“火器营,掌印总统大臣一人。总统大臣无员限(王公、侍卫内大臣、都统

  • 馆职

    官名统称。北宋前期,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秘阁置直馆、直院、直阁、修撰、检讨、校理、校勘等职,通称馆职。一般由文学之士考选授职。掌整理图籍,备顾问应对。通常以一至二年为一任,多数馆职任满后许带职外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