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四镇将军

四镇将军

四位将军的合称,即镇东将军、镇西将军、镇南将军、镇北将军。凡将军皆掌征伐。汉魏等置。见《通典·职官十一·四镇将军》。


镇东、镇南、镇西、镇北将军的合称。东汉末与三国时设置。镇东将军,东汉末曹操曾为之; 镇南将军,东汉末刘表曾为之,镇西将军,东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韩遂曾任之;镇北将军始置于魏明帝太和中,刘靖与许允均曾为之。四镇将军三国魏秩第二品, 位次四征将军, 领兵与四征将军同,资深者为大将军;蜀吴亦均置之。晋与南北朝时四镇将军成为优礼大臣的虚号,晋制秩第三品,加“”字开府者秩第二品,为位从公;南朝宋时秩亦为三品,加“”字开府者亦为位从公;梁陈时四镇将军扩而为八镇将军,为重号将军,梁秩第二十二班,陈秩为二品,加“”字进秩一阶,优者加同三公。北魏、北齐亦置四镇将军,秩从二品, 用以褒赏勋庸,北魏时加“”者进秩为第二品。北周无四镇将军,其后亦无闻。

猜你喜欢

  • 河泊所

    明、清掌征收鱼税的机构。于全国各河湖堰池设。明朝视事之繁简设官一至三人不等; 清朝设大使以掌其事。官署名。元朝在建康、安庆、池州等处设河泊所,以大使、副大使领之,掌收渔税。明沿元制,洪武十五年有河泊所

  • 端明殿学士

    官名。五代后唐明宗天成元年 (926)置,掌四方书奏,多由翰林学士充任,班在翰林学士之上。北宋初沿置,太宗太平兴国五年 (980) 改文明殿学士,后不复除授。仁宗明道二年 (1033)复置,与文明殿学

  • 郡吏

    凡指郡太守的下属官吏。《后汉书·吴良传》:“吴良字大仪,齐国临淄人也。初为郡吏。”注:“《东观记》曰良为郡议曹掾。”《后汉书·朱晖传》:“后为郡吏,太守院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汉代郡太守的别称。见《

  • 破虏将军

    官名。东汉献帝初平(190—193)初置,东汉末董卓专权,孙坚与袁术合兵讨伐董卓,袁术表孙坚行此职。十六国前秦沿置。杂号将军名,东汉置,掌征伐。《后汉书·光武帝纪》:“破虏将军邓奉据淯阳反。”《三国志

  • 东平兵马司

    即“东平兵马指挥司”。

  • 都亭驿

    见“怀信驿”。

  •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直接办事机构。国民党政府设置, 在抗日战争期间其编制几经扩大,编制最大时期为一室三处:侍卫长室,专管委员长的警卫侍从,所辖警卫大队相当于一个营的兵力。第一处分设第一至第三组,第一组掌

  • 御鸟枪处

    官署名。清朝内务府所属办事机构。乾隆五十一年(1786),分内火药库设。掌供备御用枪炮事务。置管理大臣,无定员。下属蓝翎总承、副总承各二人,鸟枪长五人。官署名。清置,属内务府。掌供备守储御用枪炮事务。

  • 外兵省

    官署名。北齐改相府外兵曹置。北魏后期至东魏,大丞相、相国等权臣用事,相府诸曹实掌国家政务,其外兵、骑兵曹掌全国军队机密政令,“总为诸军节度”。《北齐书·唐邕传》:天保元年(550),北齐代魏,遂罢相国

  • 南京卫戌总督府

    官署名。南京临时政府设置,依照《南京卫戍条例》规定,南京卫戍总督直属于临时大总统,统辖南京的卫戍勤务;并得指挥卫戍区内驻屯军队,直接管辖区内宪兵、要塞等,遇有紧急情况时,得对不受管辖的部队迳行命令;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