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国子监博士

国子监博士

学官名。①国子学教官,即“国子博士”。②明、清国子监置,掌博士厅事,分经讲授儒学,考校程文,偕助教、学正、学录掌六堂学生之训诲,清朝还经理南学事宜。明洪武十五年 (1382) 改学为监,置三员,从八品,二十四年定置五员,《易》、《诗》、《书》、《春秋》、《礼记》,人专一经,又称五经博士。永乐元年 (1403) 北京国子监置一员,十八年迁都北京,遂有南北监博士之别,南监仍三员,北监五员; 中都国子监曾置,洪武二十六年罢; 宣德五年(1430) 以北监博士汪奉、许子谟为翰林院检讨,自后,官满三考者皆可升翰林官,仍兼理监事。清顺治元年 (1644)国子监博士厅置,汉三员,十年省一员,十八年置满洲一员,康熙五十二年 (1713) 又省汉一员,遂为汉、满各一员。初,汉员正八品,满员从七品,乾隆元年 (1736) 并改从七品; 光绪三十一年(1905) 省入学部,嗣以文庙、辟雍典礼隆重,仍置以分治其事。

猜你喜欢

  • 诰敕房中书舍人

    官名。明正统(1436—1449)中,选书法优良之中书舍人于内阁东小房办公,专掌书办文官诰敕,翻译敕书,并外国文书、揭帖,兵部纪功、勘合底簿。故称其办公处为东诰敕房,中书舍人曰内阁诰敕房中书舍人,简称

  • 丞杂

    御史中丞与侍御史知杂事(知杂侍御史)合称。

  • 右钦察卫

    大都督府所属京城侍卫军组织。世祖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以钦察人组成钦察卫, 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分为左右卫,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拨隶大都督府。定置达鲁花赤一人,都指挥二人,俱正三品

  • 特别法庭

    审判机关名。《临时约法》中规定大总统受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大理院)全院审判官互选九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这是南京临时参议院为防止总统危害民国的措施之一。但是在整个北洋政府统治时期,议会并未能够弹劾总统,

  • 大名府

    北宋陪都。又称北京。仁宗庆历二年(1042),以大名府为北京。其官属有牧、尹、少尹,司录、户曹、法曹、士曹、司理参军及文学、助教。七年,又置北京留司御史台。牧、尹以下官职掌,与开封府全同。尹阙则设知府

  • 巡防队管带官

    官名。清末各省巡防队各营长官。光绪三十一年(1905)后各省旧军渐改为巡防队。三十三年定制,分五路驻防,每路辖步马队若干营,营置管带官一人。职掌管理全营事务。

  • 察哈尔都统

    官名。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6年)置口外游牧察哈尔八旗,设总管、副总管等以统领之,属在京蒙古都统兼辖。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改置察哈尔都统,驻张家口,掌察哈尔的军政及察哈尔八旗(原为察罕诺门

  • 知后典

    公人名。宋置,即“祗候典”,见该条。

  • 右侍伯中士

    官名。北周置,正二命,为右侍伯中大夫的属官。参见“前侍伯中大夫”。

  • 上舍

    宋朝学校三舍之第一等。神宗熙宁四年(1071)始于太学置,学生一百人。考试分上、中、下三等,上等可直接授官,中等许免礼部试,下等可免解试。上舍生或被选充太学前廊学录、学谕、直学等职事,给月俸。入学满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