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墨绶

墨绶

系官印的黑色丝带。汉朝亦用作中级官吏代称。西汉官秩比六百石以上至千石之大县令、郡丞、长史、都尉丞等皆授铜印墨绶,故名墨绶长吏。成帝绥和元年(前8),一度令县长、侯国相改用墨绶。哀帝建平二年(前5)复用黄绶。东汉常指县令、长之属,后世因以作为县官的典故。晋、南朝宋一些官职原来品阶较低,后职权虽大,但仍用墨绶,如尚书令、仆射、御史中丞等皆然。


本义是黑色的系印丝带,也用来指铜印黑绶的官。俸比六百石以上至俸比二千石以下的官,皆铜印墨绶(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孝安帝纪》:“九月庚子,诏王国官属墨绶下至郎、谒者,其明经任博士。”“刺史举所部,郡国太守相举墨绶。”

猜你喜欢

  • ■工中士、下士

    官名。毳毛指羊的细毛。《周礼》天官有掌皮下士四人,其职务为秋天收取皮,冬天收取革,春天制成后选择其中质量最优良的进献给王。按照式法将皮革发给百工,供应兽的细毛作毡,准备邦中有祭祀、会同等事时用。北周分

  • 朔野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六班,拟智威将军等号,大通三年(529)定制后,仍拟智威将军等号。

  • 警学科

    官署名。清末民政部警政司所属四科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巡警学堂,巡警教练,派遣警务留学生,以及巡警学生之考核注册事。置员外郎一人主持科务。

  • 专操管带

    官名。清朝神机营所辖二十五营之长官,额设二十四人。掌管分辖营众训练之事。

  • 闲驹监丞

    官名。秦及西汉属太仆,为闲驹监长副职,掌皇帝所用马匹。东汉省。官名,秦汉皆置,属太仆,为闲驹监的副长官,佐闲驹监长掌闲驹监。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太仆》,参看“闲驹监”、“闲驹监长”条。

  • 赐死

    官员惩罚方式之一。汉制,凡诏丞相诣廷尉诏狱,不论有罪与否,受诏后即须自裁。有时皇帝虽不明令处死,只遣尚书令赐酒十石,牛一头,受赐的丞相便须自杀。其后历代凡大臣有罪,为顾全其体面,往往赐死,令其自杀。如

  • 台吉

    ①爵名。清朝蒙古贵族封爵之第七等。位次辅国公。土默特左旗和喀喇沁三旗称“塔布囊”。有一、二、三、四等之别,秩视一品至四品。此外,新疆回部吐鲁番和哈密的贵族封爵制同蒙古,亦有台吉。②官名。清朝设于内蒙古

  • 委质为臣

    西周春秋时期士的入仕途径之一。在当时宗法、分封制度下,自公侯至于卿大夫,其身份、官守,都是父子世袭。作为支庶、余子的士人阶层,若欲出仕,其途径之一是向公室或卿大夫“委质”,即送上见面礼,表示愿意做他们

  • 立节中郎将

    官名。三国吴置。为领兵武职,屯于柴桑(今江西九江)等军事要地。陆抗自建武校尉迁此。官名,三国吴置,为领兵将官,掌帅军征伐,或驻守一方。《三国志·吴书·陆抗传》:“赤乌九年,迁立节中郎将,与诸葛恪换屯柴

  • 掌舍

    官名。① 《周礼》天官属官。下士爵。《周礼·天官》: 掌舍“掌王之会同之舍,设梐枑再重,设车宫辕门,为坛壝宫棘门,为帷宫役旌门。无宫,则共人门。凡舍之事则掌之。”② 小吏。宋朝三馆置。一人。掌有关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