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外兵郎

外兵郎

官名。尚书省外兵曹长官通称,亦称外兵郎中。三国魏始置,属五兵尚书,六品。西晋武帝太康(280—289)中分设左、右外兵郎。东晋南朝并为一官,晋、宋六品,梁五班,陈四品,秩六百石。北魏与左、右外兵郎并置,属七兵尚书。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郎为从五品中,郎中五品上; 二十三年皆称郎中,六品,仍可通称为郎。北齐罢,以左、右外兵郎属五兵尚书。


官名。魏置五兵尚书,分曹办事,曹设郎,其中之一为外兵郎,掌外兵军事。其后晋、宋、齐、梁、陈、北魏、北齐皆沿置;西晋和北齐外兵郎又分为左右。北齐左外兵掌河南及潼关巴东诸州丁帐,及发召征兵等事;右外兵掌河南及潼关巴西诸州丁帐及发召征兵等事。见《通典·职官五·兵部尚书》、《晋书·职官志》、《隋书·百官上中》。

猜你喜欢

  • 三省枢密院激赏库

    官署名。南宋高宗绍兴(1131—1162) 中,因备边与三省、枢密院激赏酒库同置,设监官二人。掌计亩敛钱,以备犒军之用。绍兴和议后,专备宰执之厨的有关支遣。

  • 有家

    卿大夫代称。《尚书·虞书·皋陶谟》:“夙夜浚明有家。”孔安国传:“卿大夫称家”。

  • 太子厩长丞

    官名。汉置太子厩长及丞,为太子属官,属太子詹事。东汉属太子少傅,秩四百石,主车马。

  • 麴案

    官署名。北宋前期三司置,分属户部,掌榷酤、官麹之事,以本部都孔目官以下领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随三司废。

  • 参知机务

    职衔名。唐朝宰相职衔名义。停知机务即罢宰相职。《旧唐书·太宗纪下》: 贞观二十二年(648)正月“刑部侍郎崔仁师为中书侍郎,参知机务”;《睿宗纪》:景龙四年(710)“崔曰用为雍州长史,薛稷为右散骑常

  • 常调官

    见“常调”。

  • 振威中大夫

    官名。北周置。《隋书·侯莫陈颖传》:“(颖)迁司武,加振威中大夫。”正五命。官名。三国魏有振威将军,北周置振威中大夫,正五命,府属不详。任此职者见《隋书·侯莫陈颖传》:“周武帝时,加振威中大夫。”

  • 视尚书事

    官名。西汉设置,见“领尚书事”。

  • 左司卫上大夫

    参见“司卫上大夫”。

  • 内尚方令

    官名。隋朝太府寺内尚方署长官,置二员,正八品; 炀帝大业三年 (607) 改隶少府监。唐朝改中尚方令,置一员,从七品下; 武则天垂拱元年(685) 去方字为中尚令。参见“内尚方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