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外城巡警总厅

外城巡警总厅

官署名。清末巡警部、民政部所辖之机构。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外城工巡总局设。初隶巡警部,三十二年,改隶民政部。掌京师外城警务、民政及护卫皇帝车驾等事宜。置厅丞一员,从三品。辖总务、行政、司法、卫生四处及事务、巡查、守卫、军装、刑事巡查五所,左、右二分厅,官医院,戒烟局,警备队,侦缉队。


官署名。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九月巡警部成立,将外城工巡局改为外城巡警总厅,隶属于巡警部。本厅总理外城一切警务,为管理京师外城地方司法、内务、公安的机关。原设的外城工巡局的各分局则改为本厅的各分厅。外城巡警厅设厅丞一人为长官,内部组织分为三处五所,与内城巡警总厅同。直辖机关有外城东、外城南、外城西、外城北四个分厅及外城教养局。隶属内政部后,其组织机构与内城总厅相比,只少一个中分厅,其余完全相同。参见“内城巡警总厅”。

猜你喜欢

  • 侍中车骑将军

    官名,车骑将军,西汉始置,为重号将军,掌率车骑征伐。侍中为加官,加此官号者可入禁内,侍从皇帝。《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以(孙)壹为侍中车骑将军。”

  • 营室殿军器大监

    官名。北周置。营军器监长官,掌管宫殿营建和军器制作,其下设有军器副监等以佐其职。地位很重要,齐王宇文宪以大司马、理小冢宰事兼之。

  • 后军大都督

    官名。北魏末置,西魏沿置。总管后军事务。《魏书·出帝平阳王纪》:“又以(太傅、录尚书事)长孙稚为后军大都督。”

  • 归德执戟长上

    官名。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置,从九品下,武散官,授归唐少数民族政权将领。武散官名。唐置,专授给少数民族首领,秩从九品下。

  • 西司

    清朝按察使之别称。

  • 官照

    捐官之执照。清制,凡由捐纳而得官位者,由吏部发一执照,以为凭证。亦称“部照”。

  • 职金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秋官府掌朝下大夫职金中士佐官,正一命。

  • ①官名。殷朝始置,周朝沿置。主农业生产。《殷虚书契乙编》第七七四六片: “在攸田武其来告。”《公姞卤铭》:“公姞命叉司田。”《礼记·月令》:“王命布农事,命田舍东郊,皆修封疆,审端经术。”郑玄注:“田

  • 军器监

    ①官署名。唐高祖武德元年(618)置,掌兵器甲弩制造。太宗贞观(627—649)初,并入少府监为甲弩坊。玄宗开元三年(715)复置,领甲坊、弩坊二署,设使以领其事。十一年复为少府监甲弩坊。十六年于北都

  • 南宫

    ① 尚书台(省)别称。《后汉书·郑弘传》:“建初(76—84)初,为尚书令”,“前后所陈有补益王政者,皆著之南宫,以为故事”。《全唐诗》卷三八五张籍《新除水曹郎答白舍人见贺》: “年过五十到南宫,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