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外饔

外饔

官名。《周礼》天官之属。掌对天地山川社稷等外祭祀用牲时的切割烹调,并负责致宴飨宾客的食物。《周礼·天官》: “外饔,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人,徒百人”,“掌外祭祀之割烹,共其脯脩。刑,陈其鼎俎实之牲体鱼腊。凡宾客之飨,饔飨食之事,亦如之。邦飨耆老孤子,则掌其割烹之事。飨士庶子,亦如之。师役,则掌共其献赐脯肉之事。凡小丧纪,陈其鼎俎而实之”。


官名。周设此官,掌外祭祀之割亨及宾客飨食等事。《周礼·天官·外饔》:“外饔掌外祭祀之割亨;共其脯脩、刑膴,陈其鼎俎,实之牲体鱼腊。凡宾客之飧饔飨食之事,亦如之。邦飨耆老孤子,则掌其割亨之事,飨士庶子,亦如之。师役,则掌共其献赐脯肉之事。凡小丧纪,陈其鼎俎而实之。”

猜你喜欢

  • 押运通判

    官名。参见“押运同知”。

  • 支度副使

    官名。唐朝节度使兼支度使,则置支度副使,以主军资粮仗。

  • 警政司

    官署名。清末巡警部、民政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一年(1905)设。初隶巡警部。掌全国警察行政、警务人员考绩、经费预决算、户口等事。辖行政、考绩、统计、户籍四科。置郎中一人总理司务,每科设员外郎一人。三十

  • 长信太仆

    官名,西汉置,为帝母、帝祖母属官,主驭,掌车马,秩二千石。《后汉书·百官四·大长秋》:“帝祖母称长信宫,故有长信少府……仆为太仆,皆二千石,在少府上。其崩则省,不常置。”《通典·职官·诸卿·内侍省》:

  • 正官

    1、在编制的官,与编制以外的官相对说的,并说明此官不是赠官。2、正职,与副职相对说的。

  • 正供御

    宋朝殿中省尚辇局属佐。详见“尚辇局”。

  • 祀祭使

    官名。唐天宝六载(公元747年)置,以度支郎中杨国忠充任;至德三载(公元758年)以中书侍郎王玙和兼知,掌两京祭祀之事。

  • 钩盾永安丞

    官名。永安是东汉时皇宫北宫东北另一小宫之名,有园观,在钩盾令之下设永安丞以掌管之。

  • 太子军

    辽军队名。辽代亲王大臣,往往置私军,大者千余骑、小者数百人,国家有事,即借其私军随征,余兵则保卫本官府。太子军即太子府私军。

  • 花木局都监

    官名。金代设此官,为花木局长官,还有同监,掌花木栽培等事。见《金史·百官二·花木局都监》。官名。金上林署所属有花木局,以都监二人为主官,下设同监二人,以同乐园管勾兼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