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章阁学士
官名。宋仁宗庆历七年 (1047) 置,以他官兼任,掌侍从备顾问,有所献纳则请对或奏对。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定为正三品贴职。南宋因之。
官名,宋仁宗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置,以他官兼任,位在龙图阁学士下,掌侍从,备顾问。神宗元丰改制后定为正三品贴职,南宋因之。
天章阁是藏书的地方,始藏真宗御制,南迁后,图籍、符瑞、宝玩之物,若国史(馆)、宗正寺所进属籍,独藏于天章阁,祖宗御容、潜邸旌节,也安放于此。
其官有学士、直学士、待制、侍讲等。见《宋史·职官二》。
官名。宋仁宗庆历七年 (1047) 置,以他官兼任,掌侍从备顾问,有所献纳则请对或奏对。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定为正三品贴职。南宋因之。
官名,宋仁宗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置,以他官兼任,位在龙图阁学士下,掌侍从,备顾问。神宗元丰改制后定为正三品贴职,南宋因之。
天章阁是藏书的地方,始藏真宗御制,南迁后,图籍、符瑞、宝玩之物,若国史(馆)、宗正寺所进属籍,独藏于天章阁,祖宗御容、潜邸旌节,也安放于此。
其官有学士、直学士、待制、侍讲等。见《宋史·职官二》。
宫中女官名。南朝宋明帝定后宫百官时置,七品
皇帝的姑母称太主。《汉书·东方朔传》:“初,帝姑馆陶公主号窦太主。”注:“如淳曰:窦太后之女也,故曰窦太主也。”
爵名。清初九等世爵之第八等,俗称“半个前程”。乾隆元年(1736)定汉文名为“云骑尉”。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封爵之下四级世职的第三级。叙正五品。凡封爵自此始。参见“云骑尉”。
君臣朝会时所穿礼服。周朝有玄冠、缁衣、素裳等,属吉服。聘仪、祭享时也可服用。后代沿袭变化,尊卑异制。如晋朝制度,皇帝为通天冠、绛纱袍、卓缘中衣;群臣则冠帻各一,绛绯袍、皂缘中单衣领袖各一领,革带袷袴各
官署名。清朝兵部武库清吏司所属之办事机构。额设经承一人。
官名。唐朝司农寺九成宫总监属官,置一人,从七品下。
文书名。下行文。始用于汉朝。凡官长告诫僚属,尊长告谕子孙均称敕。南北朝以后,则成为皇帝专用的命令文书之一。唐、宋之时,君主指示及诫励臣工或晓谕军民时,有敕旨、敕牒、敕书之类。明朝之敕由殿阁大学士起草进
官名。南北朝均置,主刑狱之事。南朝宋置此职,见《宋书·颜师伯传》。刘坦曾为南齐南康王荆州西中郎府中兵参军,领长流,见《梁书》本传。梁初,陈伯之为江州刺史,以乡人朱龙符为长流参军,见《梁书》本传。北魏亦
官名。北魏置,东魏、西魏、北齐、隋、唐沿置。多省称为行台右丞。在行台内职掌同“尚书右丞”。隋、唐时诸道行台只设一丞,左、右任置。唐高祖武德九年(626)省诸道行台时罢。隋视从四品,唐为四品。
宋制,官员由枢密院任命者称为宣授。元制, 自一品至五品为宣授,以皇帝的“制”任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