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太医丞

太医丞

官名。秦、西汉太医令副贰,少府、太常皆置。东汉唯少府置。三国曹魏、孙吴皆置。南朝皆置,宋一员,隶侍中; 南齐一员,隶尚书省; 梁二员,隶门下省,为流外三品蕴位。北齐始为太常寺太医署次官。隋、唐、五代俱为太常寺太医署次官,隋一员,从九品上; 唐二员,从八品下。宋朝隶太医局,北宋前期以选人知太医丞事,神宗熙宁四年(1071)始专置,哲宗元祐(1086—1094)时定为从七品。明洪武十四年(1381)改太医院为正五品,设一员,二十二年改为院判。


官名,秦汉皆置。员二人,方丞一人,掌治疗;药丞一人,掌药剂。有的属少府,掌给宫中治病;有的属太常,掌给百官治病。三国时魏、吴皆置。南朝宋置一人,属侍中;南齐一人,属尚书省;梁二人,属门下省。北齐为太常寺太医署副长官。其后,隋唐五代皆为太医署副长官。隋一人,从九品上;唐二人,从八品下;宋属太医局,从七品。明末改称太医院院判。

猜你喜欢

  • 阁长

    宋朝宦官干办龙图、天章等阁俗称。

  • 竖臣

    小臣。《后汉书·孔融传》:“每有一竖臣,辄云图之,若形之四方,非所以杜塞邪萌。愚谓虽有重戾,必宜隐忍。”

  • 守贰

    郡守及其副职,也指州县长官及其佐官。《文献通考·田赋五》绍兴三年:“诏浙江诸州县帛及折帛钱,并以七月中旬到行在,不足者守贰窜黜。”

  • 都承旨

    即“枢密都承旨”。

  • 四翊

    翊前、翊后、翊左、翊右将军的合称。详见各条。

  • 东京都统军使司

    官署名。辽朝置,为北面官。又称“东京统军司”。统领开、保、湖、宁、衍、连等州及顺化、来远等城兵马。官署名。辽代以辽阳为东京,东京都统军使司与东京兵马都部署司,为镇守东京的官署。见《辽史·百官志二》和《

  • 印铸局

    官署名。清末责任内阁所属机构。宣统三年(1911)四月成立责任内阁,始设。掌官报、法令及其他官文书之编辑、印刷、发行,册宝、印信、关防、图记之铸造、颁发。置局长一人,副局长一人,并佥事、艺师、艺士、录

  • 典枲

    官名。《周礼》天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保管麻草及制作麻布的材料。《周礼·天官》: “典枲,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掌布缌缕纻之麻草之物,以待时颁功而授赍。及献功,受苦功,以其贾楬而藏

  • 敖仓官

    官名,西汉时属大司农,东汉改属河南尹,掌敖仓。详“荥阳敖仓官”条。

  • 顺成

    女官名,也是皇帝的妃子之一。三国魏文帝始置。《三国志·魏书·皇后传》:“文帝增贵嫔、淑嫒、修容、顺成、良人……明帝增淑妃、昭华、修仪,除顺成官。”